中国经济经济前瞻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理财产品推销的时候最常用的广告词,果真如此吗?看到远高于银行利息的理财产品你能不动心吗?跑赢CPI,这就是普通百姓的想法而已,而到目前为止似乎大多数大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预期收益的。理财究竟是理的什么财,是如何运转的呢?让我们先回放一下2012年底的华夏银行理财事件。这是2012年年底在上海华夏银行门口发生的一幕,这些人的聚集就是为了拿回在2011年底加入的华夏银行代理的一个理财项目,一款名叫“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理财产品。看一下相关报导:

  这些投资人表示,一年前,他们在华夏银行员工的推荐下购买了相关产品,该产品分四期,普通合伙人是通商国银基金公司,产品项目入伙北京中鼎投资。这款产品的第一期投资河南永恒生典当行,投资金额2000万左右,目前已到期,但投资人称典当行无法兑付;第二期投资河南新盛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00万,12月21日到期,而河南新盛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已人去楼空,当时华夏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是做海南马自达4S店;第三期是于2013年1月10日到期的投资河南奥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资金额5000万,奥鑫目前运作正常,但还款意愿不强;第四期投资云顶商务俱乐部,投资金额2000万,而项目未造完,人已“跑路”。

  据介绍,这些产品都是50万元起步,不仅有相关合同,投资人还签署了投资担保函,近日产品到期后,他们的本金和收益不仅没有到账,相关的银行员工还打来电话说“投资的钱打了水漂”。这些投资人中最多的损失高达几百万,涉事总金额高达上亿元。有投资人表示,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向他们宣称产品的收益率高达11%,现在却血本无归。

  一边是趋之若鹜的投资人一边是牛气的理财产品推销商,低于50万的入门门槛人家是不屑于理你的,而几乎每一款理财产品的热销更是说明了此。于是签协议、划款、走人成了标准的程序,甚至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帮你理的是怎么样的产品。而在另一边在银行这里你这些理财的钱就是银行理财资金池的一部分而已。资金池这是银行通俗的讲法,就是说无论你买的是怎样的理财产品对银行来讲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保本还是不保本的,无论年利息是4%还是11%的对银行来说都一样只是池子里的钱而已,也就是说银行是把这些钱没有差别的放在一起的,然后在通过与银行相关联的信托投资公司(或者本身就是该银行的一个部门而已)在把这些钱放出去,就是通常所说的放高利贷。当然这还是好的,是通过银行内部监管部门的。而华夏银行所代理的“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和华夏银行本身就不相干的,华夏银行也没有担保过的,只是它下面具体的支行负责销售的一个集资的计划而已,通俗的来说就是一个“老鼠会”。看它投资的项目就可以知道了,有典当行、汽车行和商务俱乐部,连担保的标的物都是没有的。这就是中国式理财。

  当然华夏的“中鼎理财”也许只是一个个案,更多的是通过所谓的“池子”理论来运作的,你所投资的钱只是池子里的一部分而已,而在和投资人在理财协议上签的所谓的投资项目对不起,这是真的没有的。无论怎样的协议,到了银行里面你就成了池子里的水的,至于这个水流到哪里别说投资人,就是管理者也是真的不知道的。而这个所谓的“资金池子”是绕开央行的监管和保障的,也就是银行里可以随意动用的资金,可以放高利贷也可以炒房子炒股票甚至可以提供给人用于去澳门赌博的,只是看借款人愿意承担的利息还有就是和银行高管的关系了。

  2012年银行的利润又创了历史的新高了,而其实在几次的加息后银行的存款和放贷的利息差是在缩小的,银行的高利润来自哪里呢?当然就是理财的资金了,发放高利贷才是银行的生财之道,所以在去年好几家国有银行就要求单独成立高端客户的理财银行,当然所谓的高端客户其实也就是待宰羔羊的同义词了。去年哪一个行业的利润最高呢?毫无疑问在实体经济越来越不景气的情况下有能力承担高利息的只有房地产了,于是资金通过理财基金又一次流向了房地产商了,而且是远高于正常的银行贷款的,这也就是去年房地产商不差钱,还有能力把房价推向新高的原因了。

  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肖钢历任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银行行长等职务,对影子银行的危害认识是很清楚的。所以在上任伊始就拿影子银行说事,只是说事没有开刀(此次3月27日的关于理财的通知是银监会、证监会共同推出的),只是一个说事而已,只是要求今后的理财产品要建立簿册、理财产品和项目要一一对应,就引起股市的3月28日大跌,特别是银行、房地产和建材股的大跌,说明其间金融、地产的业内人士对其中的乱象认识是心知肚明的,不然这样温和的政策如何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源于债务的危机。首先是房地产的泡沫,房地产的上涨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各家银行为了确保贷款的回收,拉入保险机构一同推出房地产的抵押担保(以支撑其零首付),而后泡沫再次吹大后,保险公司也无力承担的情况下,又通过融资融券的金融机构把它设计成复杂的金融债券的品种,最后把美国最大的金融和保险机构AIG和美国政府也拖入到了其中的。而泡沫越是接近无限大的时候也就是离破灭不远的时候,再美丽的泡沫还是要破灭的。而美国发的只是债券,在我们这里就是理财产品了,债券的法律还债效力是远大于投资理财的。中国现在的理财产品只不过是在走美国的老路,而其中的监管是远逊于美国的,此次银监会只不过是放出了加强监管的风声而已,而市场已经是风声鹤唳了。

  房地产已经是末路的狂奔了,而且还是一往无前的狂奔,连带着整个银行业、整个中国的金融业、中国的经济,已经不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了,而是整个经济的连根拔起了。而美国股市连创新高,美元的加息就在今年年底的事情了,资金回流美国后,拿什么去撑起房地产的无底洞呢?靠通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