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会出现巴菲特传奇?


  一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年会吸引了三万多名的股东出席,场面盛况空前是全球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无法媲美的。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却显得无比冷清,更有甚者竟无股东参会。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1956年创建至今已然有50多年的历史。不过,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公司的净资产等数据也出现了持续性的飙升。截至近期,该公司的市值已经高达2682.9亿美元,每股股价更是超过了16万美元。当然,公司的茁壮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巴菲特、芒格等资深投资家的超凡能力也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功的根本性因素。

  近一段时期,中国掀起了一股巴菲特热潮。价值投资也一度成为了国内股市的主要追捧方式。然而,经历了几年时间的考验,价值投资与价格投机两派开始形成了激烈的辩论。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巴菲特减持中石油H股后,其股价出现了持续飙升的行情更是助长了价格投机者的气焰。那么,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哪一种投资方式更加适合呢?巴菲特传奇能否在中国重演呢?

  谈到这里,我们必须先知道巴菲特成功的主要原因。更多投资者认为,巴菲特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善于筛选标的,并且进行长期性投资。而笔者郭施亮则认为,上述的因素只能属于成功的原因之一,而并不是核心的因素。笔者认为巴菲特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以下几大条件。

  第一、美国股市的长期强势是巴菲特成功的大前提。根据数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均涨幅约为10.3%,而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年均收益约为21%。如果扣减巴菲特在期间不断增加资金的因素,那么其投资组合的年均收益也许达到17%。也就是说,美国股市的长期高回报率是促成巴菲特价值投资成功的最大前提。相反,中国股市长期走势熊长牛短,近三年平均收益率约为-10%。哪怕持有更具投资价值的标的,也难逃股市下跌的厄运。

  第二、美国股市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监管惩罚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另外,美国上市公司只要发生造假等行为,将会面临致命性的惩罚,也保障了当地投资者的根本利益。相反,中国股市造假案例屡见不鲜,绿大地、万福生科、胜景河山等企业的造假行为更是家喻户晓。但是,由于缺乏严厉的监管措施以及相应的惩罚机制,从而纵容了企业的造假行为。极低的造假成本就能够得到超高的回报率,拟造假企业何乐而不为?另外,由于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监管漏洞,国内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不具有可读性,一般投资者难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准确地挖掘出企业的潜在成长能力。因此,巴菲特凭借着美国强大的监管惩罚体制,能够准确无误地分析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并作出是否长期投资的决定。而国内投资者或是机构却无法依靠这份报表而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第三、中美股市的机制差异。美国股市强调分红回报,一年也强制多次分红,确保投资者能够得到除去差价以外的分红收益。然而,中国股市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企业融资而服务,也缺乏股市回报的意识。于是,就造成了中国股市长期重融资轻回报的现象。另外,红利税的差异化征收也是有损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哪怕一家企业的股息率低于0.5%,但是投资者获取股息的同时也必须缴纳相应的红利税。而且根据最新的红利税差别化征收原则,持有1个月之内的股东将缴纳20%的红利税,而持有1个月至1年的股东也需要缴纳10%的红利税,只有持股超过1年的股东才能获得5%的红利税优惠。也就是说,新规则的实施其实也是暗中增税,对国内投资者的利益也是一种损害。

  第四、巴菲特长期坚守着自己的投资原则,并且长期保持着极其清醒的头脑,这也是普通投资者无法做到的。有投资者认为,中国股市只适宜价格投机,不适宜价值投资。尽管如此,经历了多年的股市历练,谁又能够坚守自己的操作原则,并且长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呢?仅凭这一点,就能够淘汰95%以上的投资者。

  中国股市属于畸形式市场,漏洞多多,投资者根本无法重演巴菲特式的传奇。尽管拥有巴菲特的投资思路,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国上市企业披露了不完全真实的财务报表,谁又能够准确无误地分析出哪些企业具备持续成长的能力呢?另外,由于中国股市属于资金推动型市场。大资金主导着股价的涨跌,市场投机氛围被无限地激发,普遍股民根本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盲目操作更是频繁出现。因此,中国不会出现巴菲特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