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经济论坛,有位ericericilove的网友,他这样认为: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入门槛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任何人只要红口白牙铁板铮铮地说自己热爱经济学就可以是经济学家了,他们不需要严格的学术训练,他们不需要学习世界主流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他们不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只需要找一些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随便写个帖子,他们就说这是自己的论文了,他们就是所谓的民间经济学家!今天,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了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更需要严格的论证和分析,哗众取宠是简单的,不经任何严格论证的帖子就成了治病良策,某些人还要加以推广,倘若这也是所谓的经世济民,那不是荒唐的很吗?岂不可笑至极!所谓的民间经济学家都是自封的,挂上名头好博取名利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好去欺骗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们,今天从这个论坛里的人来看,糊涂人还是不少的,不学无术之人还是不少的!把大把的光阴用于欺世盗名,替你们感到惋惜和悲哀!痛哉!邹公近三十年在中国推广现代经济学之努力于今来看仍是任重道远!
对于此人的激烈陈辞,我作出了这样的回应:民间经济学家怎么了,一不偷二不抢,三不违背法律道德,四不出卖灵魂。而且,始终坚持学术独立,凭自己的诚实劳动写文章,何错之有?试问,民间经济学家没有长期的学习研究,如何不断出作品?岂不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岂不闻“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岂不闻“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不论做多大学问,都要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滴水耳。所谓谦受益,满招损,正是这个道理。古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对于经济学这门社会科学,更是如此。记得,诺奖得主弗里德曼在《我成为经济学者的演化之路》这个演讲最后是这样说的:身为一位经济学者,成为我生命中喜悦与满足的源泉。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由此可见,经济学并不是某一类人的专属之地,而是任何人都可以了解。本人苗实,读书整整三十二年,独立进行经济研究十六年,有三大理论创见和六部个人作品。而且,我现在作为民间经济学家中的一员,问心无愧,非常自豪。今天,看到有人在没有深入了解和系统考察的情况下,就口出狂言,无端侮辱民间经济学家这个群体。说实话,我感到相当遗憾。殊不知,条条大路通罗马,经济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只要其经济研究的成果能够言之成理,即使作者来自民间,也不应该简单否定。再说了,民间经济学家与主流经济学界由于生存环境不同,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抬一个杠,在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连学术独立都没有实现,这又怎么说?所以,在社会分工的大前提下,民间经济学家与主流经济学家各有所长,谁也没有权力或权利去要求对方如何如何。毕竟,各有各的的门道,各有各的规范,顺其自然就行了。而囿于门户之见党同伐异,不仅仅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学术方针相违背,而且更为世上明智之人所不齿。要知道,民间经济学家可能没有经过学院式的经济学训练。但是,他们在自我学习研究中长期训练自己,可以说并不是什么不学无术。至于说民间经济学家不学习研究文献,更是无稽之谈。试问,民间经济学家的理论创见和个人作品,难道不是长期研读文献从而艰苦历练的结果,而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末了,请大家打开包容之心,放弃门户之见和党同伐异,然后默默念诵曹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