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的特点


  旧中国的教育体系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传承。师如父,父为子纲。几乎没有形式逻辑体系,没有实证因果关系,没有理性思维,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新中国的教育仍是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权威式教育和应试教育。缺乏形式逻辑体系和实证因果关系的理性和批判性。使得中国人无法对记忆和知识完全转化为内在,不能使知识间融会贯通,继而导致难以在此基础上创新。即便新中国有了数学物理等理工学科,但强调的仍是对典型题型的记忆与熟练,也是“中国特色”化的。西方绝大多数教材都难以适用于中国的教学。新中国与旧中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没有一所高校有哈佛这样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中国高强度的应试教育选拔体系,不鼓励人思考,因为深入的思考会大大降低效率。最适合的就是简单思考下的高强度记忆。因此更适合选拔记忆能力强的人,使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强的人被淘汰的可能大大增加。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特长而非全面发展的学生,可能在小学中学就被边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