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出租汽车租价调整和完善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机制的听证方案》7日公布。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表示,这次租价调整首先是为吸引更多司机从事出租车行业,增加驾驶员收入,增加出租车运力。方案明确,调价收益全部用于提高驾驶员收入,鼓励驾驶员通过上路运营实现收入合理增长。
按照方案一,每公里的计程价格由2元提高至2.3元,平均下来,每个司机每月平均可增收1400元,司机平均收入可从现在的4600元增加到6000元左右。按照方案二,每公里的计程价格由2元提高至2.6元,每个司机每月可增收2000元以上。“租价调整后,司机的收入水平和北京目前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是相当的。”李素芳说。对于乘客来说,按照当前平均运距测算,方案一中乘客每运次平均增支约3.3元,增幅约13%;方案二中乘客每运次平均增支约5.1元,增幅约20%。
一件稀松平常的调价行为,竟然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昨夜今晨又有媒体爆料说北京出租车北京目前共有6.6万辆出租车,由双班车和单班车组成。其中单班车每月的份儿钱为5175元,双班车为8280元。按照单、双班车6:4的比例,全市出租车每月上缴的份儿钱为4亿余元。
我对媒体对于北京出租车涨价的新闻前后报道的如此对立感到不解,不知道媒体算的份子钱和调价行为有啥关系,如果稍微懂一点经济学的人就会明白,这两个毫不相关的事情,根本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众所周知,北京目前的出租车运营车辆为6.6万,按照北京市人口2500万计算,平均每个人拥有出租车数量为0.00264辆,很显然,出租车在北京已经属于稀缺资源,关于这一点我再本文中不再赘述(请见我的拙作“关于稀缺性的再研究”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
的哥的姐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他们作为服务业中的一员,和千千万万劳动者一样,为什么不能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习总书记不是刚刚在中央常务会议上有过这样的表述吗?为了养家糊口,他们经常是早出晚归,有的人甚至是连轴转,有谁知道他们的辛苦和劳累。早上一睁眼就需要交纳一天的份子钱,作为一个普通打工者,你们有过这样的压力吗?为了拉活儿,经常在机场、火车站、宾馆饭店门口趴活,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活儿,还挣不了几个钱,你们有过这样的苦衷吗?这次调价的结果仅仅是乘客每次为打的多付出15%,我觉得一点儿都不多,因为您不会拿出租车当私家车用。
再来说说“份子钱”的事情,份子钱多让许多出租司机对这个行业望而却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北京市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8日表示,“份儿钱”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十分复杂。市交通委正在抓紧研究相关政策,并将于近期出台。企业利润控制水平也将纳入相关政策一并考虑。可见,北京市政府对于出租行业的改革是有顶层设计的,而且也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即将出台。猴急的媒体们和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没有必要把这次调价行为视做一种政府干预,更不要愚蠢的把调价和“份子钱”简单的划等号。试问,我国成品油的浮动价格机制,我国的燃油附加税政策,哪一个不是渐进式地进行调整,现在不都和国际接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