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思路决定出路 商业人格决定商业格局


 

    高喊天皇万岁,这是安的什么心?安培喊出的“天皇万岁”刺痛了中韩两国公众的心,更是为中韩等国反制日本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或许有人会说,安倍也不过只是喊一喊罢了,但是,身为一国之相,一党之首,口号就是旗帜,就是纲领,喊出什么口号往往就是代表一种思想,宣扬一种纲领。而且在喊出“天皇万岁”之时,安倍还整装待发,一身迷彩服,一辆日本战车,事后竟也敢口口声声地对“侵略”二字辩解。毋容置疑,安倍喊出此口号,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万千思虑后的决策。不过或许正因此决策,安倍政权或许会走上被孤立的道路。

  日本上世纪90年代出现过7任首相、9个内阁,其中还发生了6次内阁改组,寿命最短非羽田内阁莫属,只存活了两个月零两天就夭折。而在21世纪开篇的短短12年里,日本就出现了8任首相,11个内阁,其中就有10次内阁改组,最短命的小泉第三内阁更是只维持了一个月零十天。如今,安倍政权想依靠右转来改变日本政权短命的宿命,只怕也是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天皇万岁”口号一出,美国不会支持他,亚洲各国不会支持他,中韩等国更会坚决反制他。

  这就像一家公司,而且是一家上市公司,安倍作为公司的CEO,美国等国则是公司的股东们,一个缺乏商业人格的CEO难道还能奢望股东们的大力支持么?可见,企业家的思路往往决定了他的出路,商业人格决定了他的商业格局。就宏观而论,当下高尚文明的社会就必须拥有高尚文明的人格。从微观而言,由于社会化分工的存在,整个社会机体还存在着不同的产业结构格局,但无论是哪一种格局,都离不开人类的劳动,离不开人格的物化。所以,格局的发展就是人格物化和升华的过程,其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结果如何,就是对人格的真正检验。常言道: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不管从事哪一种行业,都应该具备与之相应的行业人格,商业更是如此,经商之人要始终恪守“商业人格”,内心要有商业原则,要有敬畏制度、倡导价值交换的独立品格,否则商业格局注定短命。

  何为商业人格?

  第一,独立思考。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王永庆在管理上,向来不迷信日本人,也不迷信美国人,他有属于自己的最佳管理方法——首先,全面收集资料,转动自己的大脑去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听取修改建议并认真实践;最后,反馈并加以调整。纵观商界发展历史,30年前没有人相信下海能够赚钱;20年前没有人相信炒股能够赚钱;15年前没有人相信保险能够帮助大家;10年前没有人相信马云所说的互联网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企业家不是劳力工作者,他们的工作成效不是通过效率、工业工程以至品质管制来衡量,他们更需要的是思考,他们需要惯用知识、学问和概念,成为现代主流阶层主导的知识工作者。

  第二,坚守原则。万科何以优秀?以何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公司?以何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过去,房地产公司要想挣钱,首先就是在拿地的时候拿便宜。那如何拿便宜?说白了,就是塞红包呗,还不能明着来,要私下各种矫情着来。然后再进攻各种配套设备公司,喝大酒,塞大包,谈小事。只是这样做的又能活到今天的房地产企业,怕是凤毛麟角了。而万科不行贿,说到底这就是万科的人格,是王石的商业人格——坚守原则,坚守正道赚钱,所以万科在消费者心目中形象是正直的,非常正直,是可信的,非常可信。因此,在同一地段的同一条街上,万科的楼盘比竞争对手更能站得住脚。

  企业在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那就是商业公理和商业原则。所以,从某个角度而言,经营企业的力量并不来自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而是来自于企业家对“真理”的把握,即对商业公理和商业原则的坚守。我们常常对企业家强调道德和守法,分为两个现实层面。一个内隐现实层面是若一个企业家无道德不守法,他的员工也一定无道德不守法,这对企业经营来说是非常大的风险,因为这是企业经营根基。另一个外显的现实层面当然就是社会责任的履行,但是前者比后者更难。

  第三,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营中不可能总是企业家,除非他不断实现新的组合。企业家的定义就是在市场中充分利用未被他们认识的获利机会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一般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于买卖双方都不能准确预测市场的供求情况,所以造成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性,而企业家就是消除这种不均衡性的特殊力量。他们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通过创造性的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所以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几乎可以称为衡量一个真正企业家的标准。

  更多关注黄力泓新浪微博:http://weibo.com/huanglihong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