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道德


  正当而又有效的管理的确需要通过个人的修养来完成,但是管理的正当性不是自封的,必须注意客观反映,应当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当客观环境不如意、不理想的时候,不能抱怨环境糟糕,只能反求诸己,进行管理“修养”。比如在汶川地震时王石为赈灾而道歉,那似乎很冤,他痛感“舆论没有给予万科合适的评价”,然而他又对所有质疑不作任何辩解。这样做无疑是明智的。与其被动地向社会舆论妥协,不如在“个人修养”中练好三德的功夫:首先,正直就是慎独。管理者在既有决策权又有随机处置权的情况下,究竟应当怎么做固然由他自由心证,但他必须保证利益的取舍公平公正,在利益冲突中保持一种中庸的立场。即使在身边的小圈子内没有没有异议,监督方难以渗透,或者能够避开媒体的关注,也能保证“心行值”。其次,“刚克”就是勇于开拓。管理举措的实施可能要牺牲局部、暂时的利益,在阻力较大的情况下,管理者应当表现自己的强势,棱角外显。职业道德是一个综合指标,在外界的质疑声中不必标明自己的清明,要用事实证明自己没有徇私,局部的牺牲是必要、值得的。再次,“柔克”就是实事求是。在推行管理举措非常顺利时也不要头脑发热,在合理的诉求面前表现出充分的弹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误会或者内耗,但这绝不能无原则迁就,更不能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