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的真正诱因


  先揭晓答案:由于集中划账和汇款,结果钱都在路上了。

  钱荒其实一直存在,因为大量贷款收不回来。又要刺激经济,所以让央行印钱。但那是宏观意义上的钱荒。

  本帖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一夜间拆借利率从8%飙升到13%,出现了微观钱荒。这肯定发生了同步的集中提款。而发生这种集中提款,肯定是因为某种内部消息。这个消息不可能是人民币要贬值,肯定是要升值。

  如果是人民币要贬值,外资没必要集中这一天逃走。外资的进出一直在进行,操作是需要时间的,不会大家约好同一天操作。

  只有可能是老大在美国承诺了升值,才会有这样的动作。

  外资进入不一定要找央行换本币,找企业就可以。企业和民间自己倒,把账上的本币提出给某个账户,那个账户把外币汇过来。

  外资撤离其实不会造成钱荒,反而会造成钱多,因为外资要先交给银行本币,然后银行用本币向央行换外币,这个过程中,银行不会有任何负担。因为他是先收进再划出。

  外资正常渠道进入,也不会造成钱荒,因为外币兑换本币后,还是存在银行里,不过是换了个账户而已。

  只有一种情况会造成微观的钱荒,那就是大量的钱突然“消失”了。突然消失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散户集中提现金,但这种情形现代社会已经不会威胁到银行,因为散户的钱占总量很少,而且银行可以限制提取。

  另一种就是集中划账。我们知道汇款是需要时间的,一笔款项从汇出银行划出后,汇出行就没有这笔钱了,但汇入行却还没有收到,于是这段时间,这笔钱其实就处于“消失”状态。如果大量的这种汇款或划账集中发生,就会发生“钱荒”。

  而大量外资通过不正常的渠道进入,就会发生这种现象。所谓不正常渠道,就是通过表面正常的贸易,从企业走。这就需要发生大量的划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