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批10至15斤文件,市长还能干啥?
今天《广州日报》一篇题为《行政效率一下降会被误为想吃请》的文章,报道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该市“两建”工作会议上提醒全市公职人员,要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进审批流程公开透明,提升审批效能。陈建华坦言:“在我的工作日志中,原则上文件批复不过夜,哪怕早上早起,晚上到凌晨两点才睡,一天批10到15斤文件,也不能拖延工作。”
恕我孤陋寡闻,工作30多年了,不但阅读、学习过无数文件,也起草过若干份文件,感觉一直是以“份”来计算文件数量的。陈建华市长这么一说,让我懂得文件也是可以“论斤”计算的。只是这种折算方式,愚钝的笔者虽琢磨半天,依然是一头雾水,好在现在有万能的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帮我解开了谜团:《人民网》“微博频道”一位网友评论称:“10—15斤按80g A4纸每份文件4页算是401份,每个文件按3也算是535个文件,是有点玄,除非是张松转世。”
不可思议,市长一天要批10到15斤文件,这令我等每次打开ODPS系统都皱眉头的小职员倍感欣慰。我们每天才收到几份文件,有的文件也不一定需要查看内容即可直接退回,还整天在那里抨击“文山会海”,想想陈市长,整天躺在“文山”中还感觉十分自豪,这恐怕也是一般职员和市长之间的巨大差异吧,估计你要想升至市长的位置,首先得养成对“看文件”不感冒。
虽然欣赏陈建华市长“原则上文件批复不过夜”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但对他每天需要批这么多的文件还是难以接受,甚至认为这么做明显和他所推行的“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进审批流程公开透明,提升审批效能”工作精神相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审批项目疑似过多。市长批示、签字都忙不过来了,只得负重工作,说明该市审批项目过多。而按照李克强总理“不该审批的不审批,该审批的把好关”的要求,广州市很多审批项目肯定有必要尽快取消。
二是市长有揽权之嫌。广州市目前有7名副市长,每名副市长都分管不同的部门,各部委办局也都是“一正多副”。那么,很多不是太重要的文件,理应由分管副市长批示,甚至由职能部门认定就可以了,否则要这么多分管副市长,要这么多局长、主任何用?很明显,陈市长1天所批的10至15斤文件中,无关紧要的批示肯定是占绝大多数,如果让副市长们各司其责,让他们大胆地工作,又何需市长一人如此劳顿?
三是有“走过场”甚至“滥批”之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枯燥无味的10至15斤文件仅阅读一遍,常人都会精疲力竭,市长虽然有超人的精力,但阅读过后还要思考如何解决,如何批示,其难度令我等对“做大官”望而却步。因为人的生理是有极限的,因此一天批这么多的文件,其中就难免有“走过场”,甚至发生“滥批”的嫌疑了。
很明显,陈市长仅为批文件就如此辛劳,那么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来为市民服务?笔者建言陈市长,还是尽快简政放权吧。
说实在话,看到今天《腾讯网》上这个《广州市长称1天批10至15斤文件凌晨两点才睡》标题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媒体构陷陈市长,但看到该文为广州市委机关报所写,才明白是在歌颂陈市长的工作态度,而陈市长之所以敢于公开暴露自己“一天批10到15斤文件”,至少他认为这件事情不会给自己的形象丢分。可笔者发现,陈市长也好,《广州日报》的记者、编辑也好,其实和我们普通百姓并非生活在同一个话语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