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Nokia的广告结束语“科技以人为本”震撼了多少消费者的心灵,凭这句话我们毫不犹豫地青睐诺基亚,在从来没有“人本”只有“国本”、“民族本”、“党本”的国度里,这句话唤醒了人们对“人”的回归的渴望,正如文艺复兴给欧洲带来的启蒙。在管理界,人们对“人本”趋之若鹜,员工赞赏有人本思想的企业,用户选择有人本思想的产品,各种管理媒体追捧中国管理要迈入新纪元,中国老板们开始追求最佳雇主的称号了,“以人为本”成为许多企业的文化标语,被高高地挂在总经理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科技可以以人为本,“人”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不仅指消费者、客户,同时是相对比与机器而言,“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科技要为人服务,人不能成为科技的奴隶。但是,对企业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以人为本”,而是要考虑清楚“以什么人为本”。
创业之初团队很重要,必须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扛得住压力,解决得了问题,并且肩并肩快乐地一起走下去,这群人给这个企业赋予了特别的气质,别具一格的价值观,使这个企业顽强地生存发展,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必然会根据企业自己的特质和价值观来挑选人才,合适的人进来,不合适的人出去,从而越来越纯粹,这群人可能禀赋性格技能各异,但是有相同的价值观,他们必须认可并坚定维护企业的价值观,才可以作为企业的主人,企业才会以这群人为本。
作为企业家,组织领导,应该树立一种价值导向,什么样的人适合组织,被提拔晋升,委以重任,在企业文化里就应该定义清楚,不能泛泛地“以人为本”,这样是大锅饭,因为每个员工都是广义的“人”,以每个员工为本,就等于忽视了他们在价值观、思想领域的不平等,事实上,一个组织里,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可组织的价值观,有人追求的是安逸,有人就想赚大钱,有人想混吃,有人求平稳,有人想做事,因此,不能以所有人为本,而是以某些人为本,这些人可以实现企业的绩效,坚守企业价值观,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愿意跟企业一起走下去,这才是企业要找到并激励的人。
比如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华为怎么走到今天,靠的是几万人的奋斗,不是某几个领导的灵机一动或天才战略,以奋斗者为本指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奋斗而获取自己的利益,甚至改变命运,这是公平的机制,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大部分人不是高富帅,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只要你肯奋斗,不论学历、经验、国别,都可以在华为实现价值,这一点可以极大地调动积极性。同时,给时下年轻人敲响警钟,包括苦逼的创业者,已经小有成功的企业家,不能忘记奋斗,因为奋斗让企业长青,让人有存在感。
华为经过20多年的摸索才得出这个结论,创业团队、民营企业、各类组织都应该反省学习,到底我们的组织需要怎样的人,如何激励这些人,让他们实现梦想,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