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经济学认为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竞争,所以作出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整个经济活动由市场自行调节;再加上完全信息,使交易组织问无任何交易成本,因此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效率很高。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理想状态很难达到。制度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外,对于制度革新与经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百年前凡勃伦(Veblen)的<有闲阶级论>(1899年)和康芒斯(Commons)的<制度经济学>中就早有研究,但由于当时其与正统经济学处于对立面而一直受到指责。而科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西方世界的兴起》,1989)。而“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经济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一—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91)。新制度经济理论由于把产权结构、交易费用、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信息不对称以及国家(政府)、意识形态等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了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并且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而显示出与现实经济发展的更好契合。
经济发展与制度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