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的基础


  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发展中国家70、80年代以来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资金融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金融市场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在金融市场深度上也不断提高。据统计,部分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如智利、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加坡的股票市场深度即股票资本化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高于部分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金融全球化不是限于发达国家,而成为全球意义上的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的技术原因是金融创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80年代的金融带来了金融衍生品种如互换、期货、期权,这些金融衍生品种加强了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使各国金融市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例如,货币互换产生以后,人们可以互相交换不同利率和不同货币的债权和债务,从而不仅把各国的借贷市场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各国的借贷市场和外汇市场联系在一起。另外,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金融市场广泛采用计算机系统甚至互联网传递和处理信息以及达成交易,从而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覆盖范围和加强了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金融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