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八岁男童遭大火“伏击”
——晚报发出爱心召集令:孩子治病费用紧缺,请您伸出援手
6月17日娄底晚报第4版 记者 刘慧燕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是一个8岁孩子当前正遭受的痛苦:全身多处肿胀似剥了皮的桔子,创伤处生出红黑色的焦痂,不时渗流着暗色脓液,眉毛全无,头发不足三分之一,十指指尖已被烧焦,无法伸直,两个手指指尖坏死,右手无名指露出了白骨……这一切,令人不忍心多看一眼。而这一切,只因为一场无情的大火。
6月5日,娄底慈济(烧伤)医院收治了这名因住房起火而被严重烧伤的8岁男童,他叫谭周羽,新化县荣华乡人,据诊断,孩子头面部、双上肢及背部多处烧伤,占全身面积的45%。6月11日,记者闻讯来到医院探望,看到他这般模样时,泪如雨下。
一场大火,烧糊了父子俩的睡梦
今年36岁的谭寄海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与妻子离婚后,独自抚养他们。为了生计,他带着8岁的儿子来到荣华“街上”租了一间门面房,“平时做做小工,或开摩托车送客。”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拮据地过着。
可是生活的平静,从今年4月9日那天起,就此中断。
当天,谭寄海抱着儿子在门面的隔间睡觉。早上7时,他闻到房内瑟瑟作响,同时伴随着呛人的焦糊味与烟味。“起火了”,他睡意全无,起身灭火。不料,慌乱的小周羽在跑出房间时,被升腾的大火扫过,“顿时变了个人,全身乌黑。”
事后初步查明,是房间内电线短路而引起的火灾。“好端端的儿子,突然变了这个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事故发生两月来,他每天在悔恨与痛苦中度过。
辗转求医,已到山穷水尽时
孩子烧伤后,谭寄海带着小周羽来到县城就诊,县里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给小周羽进行了简单抗休克、清创换药等对症治疗后,发现他的病情非常严重,建议转院治疗。随后,父子俩辗转来到省城大医院求医问药。
记者在谭周羽的病程记录上看到:长沙湘雅医院治疗,住院11天,予气管切开,清创换药及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后因经济困难转长沙武警医院治疗,住院35天,但还是双手水肿严重,头面颈部及背部,双上肢疤痕增生严重,增生部位瘙痒严重。
小周羽前后40多天的住院治疗,花费已近30万元。谭寄海告诉记者。“几乎全是借来的,如今再无可借之处了。”
6月4日下午,小周羽在武警医院打完最后一针消炎药,谭寄海带着他回到娄底,“摸摸口袋,发现只有600元钱了。”
无端飞来横祸,小周羽模样大变,看见他的人无不为他掉泪。如今,谭寄海也只有在手机的旧照中,才能找到那个白净完整的儿子。“就像是一场噩梦。”
小周羽毕竟还小,不懂得父亲怎么会如此悲伤。每次一上完药,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电动玩具车遥控器,指挥它勇往直前。“还是那么好玩。”谭寄海对记者说。
记者用手小心地踫踫他长出黑痂的肩头,“难受吗,痛吗?”记者问他,谭周羽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好想回学校读书,想去公园坐踫踫车。”良久,他拉着记者到一旁,悄悄地说。
晚报倡议:请伸出您的双手,帮帮这个孩子
为全身心带小周羽治病,谭寄海成天守护在儿子身边,“只要有一丝希望,我是不会放弃的。”
“小周羽从长沙回来,刚入娄底慈济烧伤医院时,情况很不乐观,但经过这几天精心治疗护理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慈济(烧伤)医院负责人段绍昭告诉记者,他们为他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这个方法是段家传承了500多年的祖传秘方与现代医学的完美结合,对绝大多数三度及以下烧伤如果及时接受治疗,可以免植皮,治愈后不长畸形肉瘤和瘢痕。
记者翻阅了近几天的病程记录,发现小周羽病情一天天好转。“确实是一天一个样,真有奇效。”谭寄海颇感欣慰地说。“小周羽身上烧伤创面已完全愈合,并恢复到相对理想的状态,大概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痊愈。”段绍昭初步预计。小周羽后续医药费及护理费预计还需数十万元,“现在又不能外出做工,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谭寄海一筹莫展。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为此,本报向广大市民发出爱心倡议:伸出您的双手,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目前,小周羽仍在娄底慈济(烧伤)医院3楼308房接受治疗,有意者可前往探视。其父亲谭寄海手机:155 7081 4320,谭寄海邮政银行捐款账号:6210 9855 1000 8146 595。
图一:受伤前的小周羽,天真可爱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