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度行者》职场纪实小说连载三


 《心度行者——心的宽度,决定路的宽度》

  

 

【心度网站】  

《心度行者》职场纪实小说连载一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6

《心度行者》职场纪实小说连载二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7

《心度行者》职场纪实小说连载三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8

《心度行者》职场纪实小说连载四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9

 

《心度行者》职场话题小说连载五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23

《心度行者》职场话题小说连载六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24

 

 

 

 

【心度微信】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MTg3NDg4MQ==&appmsgid=10000012&itemidx=1#wechat_redirect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MTg3NDg4MQ==&appmsgid=10000031&itemidx=1&sign=479f17537cebbe7f10c703e3356d4992#wechat_redirect

 

“心度辅导”品牌下的第一本职场纪实小说

《心度行者——心的宽度,决定路的宽度》

愿给您带来职场与生活、欢喜与眼泪的“两栖”分享。

它正在心和心“相遇”的路上…

它正在为你到来的一期一会里…

它正在刹那声灭每日绽放的当下…

关注原汁原味的原创,关注心度,关注“行者俱乐部”

 

                                                                                                                                                                

【行者俱乐部】是心度辅导为企业的HR和自由导师们搭建的一个类似“梅花拳”教学相长、互为师徒、不分宗派、互助自助性质的自我成长研习平台;设置门槛,进入者不收费。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这里的授艺者(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并愿意分享;每一个人也可以是这里的学艺者(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并愿意把自己投进来……心度辅导的导师,将不吝在这个平台上,分享他们所有的业务心得和项目经验……这个主题,将自始至终,按需贯穿;同时,我们的每一期活动,都包含了专业人士,给到的支持性的活动带领,以使大家百忙之中,留出的这段时间,在这里尽可能获得品质的互动。欢迎您带着问题或好奇而来……您可以邀请我们为您的企业提供愿意拿来讨论的深度咨询或项目支持,或者您也可以接受我们的邀请(如果心度有一天从这个平台里拣选自己的合格导师并向您发出邀请),由我们的资深导师,一对一地带进项目组……成为心度未来的一员或半员(松散型合作关系的兼职导师)。

第一期【行者俱乐部】封闭式

第二期【行者俱乐部】开放式(拟邀请并接受十位相关同行与同道报名)

 

1、身份:管理者、HR、培训师、猎头、行业中人(我们会统筹和考虑这里面关注点与话题圈的适配度;为了保证活动品质,互动的质量,没有进入这一期的,会在下一期通知)

2、欢迎关注【心度辅导】公共微信,关注【心度辅导】新浪微博。

3、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或邀请新浪微博@文兰筠竹 关注您并在通过后私信方式、留下您的真实姓名,手机号,注明您的职业身份

                                                                                                                                                                

 

三、

 

老董正在一个关系复杂的培训现场,辛苦地就那份很多年都没有遇到的“挑战”与“复杂”,要求自己每一刻都能作出最理性与最成熟的“回应”的时候,浅米深蓝正悠悠地坐在那个透明的玻璃棚下面,像一株暖棚里的植物,对着一只同样透明的玻璃壶,和那里面汤色清灿的薄荷味绿茶,心满意足地享受着一场愉快的交流,那无遮无挡的阳光,像无数金色的种子,正在每一个人裸露的脸上和肌肤毛孔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的泥土……

 

“阳光真好!”

 

浅米深蓝已经从对方递来的名片上知晓这位编辑的大名叫“刘海”。刘海一身很中性的冲锋衣装扮,笑得很好看;随着户外运动的日渐蓬勃,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有了职业之外的另一身份——驴子。显然,刘海除了做文化之外,也玩户外。如果不是中间有电话进来,听她上海话应答,浅米深蓝还以为,她是新上海人。居然一点也看不出上海女孩的娇嗔。刘海环顾着连说第二遍:“这里阳光真好!”

 

“是,朋友都喜欢这儿。青浦那边有一个环境类似的人家,超大的阳光玻璃棚和零距离户外的空间创意与设计……把美食与户外的结合,做到了极致……天好的时间去,坐在花丛中点餐,很有味道和感觉。呵呵!”

 

“哦?是新开的吗?叫什么?”

 

二个人要谈的主题,自然是那本书。但这并不妨碍二个人在其他的话题上一见如故。

 

和青浦那家相比,这边唯一的遗憾,就是桌与桌、座与座之间,毗邻得太近,不太隔音,也没办法,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不得不牺牲掉一部分空间布局上的私密与优雅,以求更大效益。

 

隔壁的男中音,对着他的三、五个听众状的伙伴,类似布道一样,正侃侃而谈着他最近修佛习禅的一些心得与感受,语音里面,中气很足,一路道来,不急不缓,他用的是普通话,很标准的那种,声音穿透而有力,周正的气质和清晰到一字一句的表达、还真有点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培训师;一肘相隔,如果不是自己这边相谈得投机和投入,很容易被他的气场带走;即便如此,中间,浅米深蓝,还是有一、二次的失神,和这个声音有关。当然也和他的话题有关。当时这位让浅米深蓝奇怪、感觉总有点面熟的中年男子、正说到“妄念”,他举了一些例子,有“入世”的,也有“出世”的;意思:但凡只要起执着心,就都是“颠倒梦想”……

 

就在刘海跟她交代约稿的相关事宜时,浅米深蓝突然想起,隔壁这位仁兄,她之前一定是在哪里见过。然后,就是跳出的那一幕,让她猛地回到了那次尴尬而窘迫的情境里。那次“行者俱乐部”活动回来的路上,前面有一个男的,一边右手举在耳边打手机,一边不紧不慢像所有的路人一样走着,不知道电话那头说了什么,他一会儿驻足,认真地听,又稍稍仰头,低头,点头,很专注地站停对话,一只脚在地上蹭了二下,侧身,身体的份量移到一只脚上,紧接着好像因为电话那头的什么开心事而笑了起来,身体因为笑而带来轻微的抖颤,之后,继续又大步往前……像是突然变得要赶时间,左手,一直插在裤兜里的那只……路过一卖草莓的路边摊贩,突然从裤兜里抽出来,在脸颊的某个位置像抓痒一样,轻轻用手指来回挠了挠……浅米深蓝始终保持和对方间隔四、五米的样子,他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这样跟了一路,也兴味盎然地仿了一路;那个人对着手机,唧唧咕咕,她也佯装打电话的样子,对着手机唧唧咕咕,揣摩对方的肢体语言透露出的、那是个工作性质的商务电话还是纯然的私人电话,那个人停,她也停,那个人握着手机大笑,她也握着手机面露微笑,就这样走走停停大约有五、六分钟的路程,直到刚好穿过一条马路和红绿灯,踏上另一段人行道,走了没几步,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对方的一个180度回身。显然这个回马枪,是冲着她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脑袋后面显然没有长眼睛的这个男人,似乎感应到什么和有所发现,出其不意地一个回身,立定,眼神目标精确地投向她,直直地看着动作到一半、不自然中、突然定格的浅米深蓝……一个是一脸疑惑和探查……一个是冷不丁从“后台”跳到了“前台”,愣是呆了足足二秒,这二秒里,迅速意识到对方狐疑的眼神下、正在对这个举止奇特的家伙之各种企图与可能以及精神状况的判别。得,赶紧“逃窜”吧;别跟人说你是在跟自己玩一个叫“替身”的心理游戏与练习,通过这种情境的因应模仿与直觉背后的某些细微体察,去打开自我的内在感官,觉察和同理他人的感受部分,触到和摸到对方可能的情绪与温度。

 

呵呵,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冤家路窄”的一种。没想到仅仅一周之隔,又在不同的场合下,“狭路相逢”了。对方专注在聊谈中的神情,一时半会,不像是会认出那个在马路上曾上演过如此戏剧性一幕的她。一想到当时的那个“窘”与“紧张”,浅米深蓝就心里直发噱。

 

三个小时,与刘海相谈甚契。当得知浅米深蓝也算是曾经的半个同行之后,她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敞开。

 

刘海从浅米深蓝的名片里知晓她所在的公司业务背景,浅米深蓝也就顺便介绍了一下她们的公司和产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层面的资源开发与生态型整合。将职场的“魂”、团队的“神”,“锻烧”于融催化、体验于一炉的“融炼之旅”……使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当下业务瓶颈的突破、以及团队更大潜能下的未来的可持续,得到最大深化与撬动,并因着课程设计的心灵化,而效果更持久的这么一家多视角管理咨询与团队融炼的公司……系整体解决方案的“项目输入方”,企业内部辅导体系、组织软环境的“孵化、催化方”、绩效与管理“问题背后的问题”诊断咨询方。

浅米深蓝带了一个200G的移动硬盘。把对方需要给到她的资料一一地在对方带来的电脑上,如数拷来。到目前为止,她还不确定她是否在对方要求的时间里、可以抽得出100%的精力,胜任并愿意接这个活。

随着话题的聊开,从刘海这里,浅米深蓝第一次听说了类似中国版的《塞莱斯廷预言》之某书稿的出版和“流产”,以及它的神秘作者。前者是一个关于人的内在生命的九个觉悟境界的探险故事。因为浅米深蓝在她的日志里有提到英文版也叫《圣境预言书》的《塞莱斯廷预言》和它的读后心得,于是,这顿饭除了正题之外,在浅米深蓝的日志里深有共感的刘同学,此刻、坐在对面,似乎更愿意和她探讨一些这方面的话题。这个由于种种原因、未得正式出版的某某图书(看起来有点像中国版的《圣境预言书》)的八卦信息,也引起了浅米深蓝极大的好奇;深谙此间生态的浅米深蓝,见过那些即便是出版了也在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被下架的各类禁书。自然明白其可能涉及的选题上的敏感以及这里面通常出版方不愿也不必要去担的风险。刘海说“这部书的电子稿还在我手上,但不方便……”。浅米深蓝知道,这里的“不便”,也包含有对作者的一份尊重。刘海在说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浅米深蓝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未作任何其他反应。从对方流露出的对作者智慧的仰慕和倾慕、以及对这本书之某些洞见的肯定,浅米深蓝知道从此以后,终于有了一个足可以慢慢折磨她的“好奇”了。她已经很久失去这种好奇与冲动了。日光之下,没有新鲜。

刘海说,她非常遗憾,没能促成这本书的上架。而只有电子邮件来去、甚至不知道年龄性别的神秘作者,也令她一直想有机会像这样面对面、有一个非采访性质的私人探访。在她眼里,浅米深蓝读到了一种东西,貌似那些纷纷攘攘、炙手可热的众“大师”们,在某个“不起眼”的无名人物面前足以被秒杀。浅米深蓝毫不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有和“我们”一样结构的大脑,但他们却有和“我们”不一样的智慧。他们在“我们”不能洞见的地方、洞见了某些实相。浅米深蓝睁得大大的眼睛里,还有一层朦胧的感激,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有能力站在月球看地球,站在灵性次元看物质次元,站在永生看人生,才让“脚力”不够、无力走到那个“山巅”——那个缺氧的“海拔”的人们,至少有了一个可以借一双“慧眼”来“目睹”的安慰——把他们在人生这栋“楼”之顶层的“瞥见”,揣在“一楼”的怀里,或者“二楼”的梦里……浅米深蓝经常想起弘一大师关于人生之“三层楼”的那个比喻。谁是我们的“邻居”?谁是那个用“心”住在我们隔壁、而不是用吵架的声音住在我们隔壁的“邻居”?在和刘海难得有这样一番第一次见面就感觉毫无社交和理解上的障碍之畅聊的过程中,浅米深蓝偶尔会跳出自己,看着自己,那个一直喜欢用“千年暗室、一灯即亮”之诸如此类大词的人,她内心在某些可能就是一滑而过的信息面前、升起过怎样的一丝悸动?有过怎样突如而至的一种豁然,乃至感动?刘海会成为她的朋友。她有这个感觉。

她们聊了一会关于接下来的这本书出版方和企业方的想法和要求。浅米深蓝想回去听完采访录音,再来决定后面的事情。她已经不再像逐风一样,在她的笔下,去追逐那些大词和“宣传效果”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很容易满足于一些美好的“概念”。如果可以,她愿意随时掷下她的笔,忘掉所有的词,把触摸云彩的手,伸进脚下的泥土;用一双婴儿一样的眼睛,将带着茫然、还是有茫然的视力所及、深深投向那蓝天之外的蓝天,以及那个星空之外的星空。而每一片被她热泪凝望过的“蓝天”与“星辰”,都无一例外地寓言着:什么是活在红尘、隐于红尘,但不属于它;什么是挂于夜空,耀于夜空,但不属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