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和丫丫在楼下玩,一会儿4楼的雨泽也下来了。雨泽今年上三年级是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看我们在小花园雨泽也过来,他带着一个篮球,就开始在旁边扔起篮球来,小花园的地方不大,篮球扔的太高很容易砸伤人。
我喊住雨泽问他:“你会运球吗?”
雨泽说:“不会。”他刚好拍了一下球。
我说:“你能拍多少个啊?”
雨泽说:“我不知道没有数过!”
我说:“我给你数着,看看你最多可以拍多少个好不好?”
估计雨泽感觉我的提议不错,不是因为这个游戏好,而可能是一个大人愿意专心的给他数数,他开始拍了37个,后来又拍了50个,第三次拍了60个,我看他有些累了,我说“我们休息一下,喝口水,一会儿看你会不会超越自己!”雨泽同意了,然后回家喝水,没一会又回来了!这一次他一口气拍了110个球,我们都很开心。后来说了一会儿话,他回家了。怎么看他都不像是别人口中没有礼貌和调皮的孩子。
因为停电,下午丫丫睡醒之后,我又带丫丫下楼了,刚好碰到雨泽的妈妈带着他的小弟弟和一楼的大姐坐在楼道里,他的小弟弟比丫丫小两个月也还是个小婴儿。我也就在这里坐下了,这是当下最凉快的地方了。由于地方特别小雨泽一会儿窜过来一会儿窜过去,雨泽妈妈很怕他不小心碰到了丫丫或者是他的弟弟。喊他,他又不听。加上我不常下楼,一个劲的解释说:“这个孩子就是淘气,太不懂事了。”还绘声绘色的说:“我喂小宝的时候,会用手指试试孩子饿不饿。一天我在阳台晒衣服,看雨泽拿着自己的手指头让小宝吃呢?我问他干嘛呢,他说给孩子吃手指头呢!我以前问他死活不承认,这次被我抓住了,才承认的。真是没法管教。”妈妈这样说,雨泽更是活跃了,恨不得可以在这几平方米的地方单手翻。
雨泽的难以管教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以前下楼就听别的妈妈说过,什么跳上楼梯中的窗户啦,把楼梯当滑梯顺着滑啦,拿着木棍和别人打仗,敲破别的小朋友的头啦------所以雨泽会活跃我并不吃惊。看着雨泽妈妈这样的解释,我制止了他的妈妈。
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当我们说孩子不好时候,他就按照我们所描述的不好的行为表现。当我们说孩子好的时候,他就按照我们描述的好行为来表现,一切都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孩子。我非常推崇一位教育学家的话——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
我对他妈妈说:“上午的时候,我和雨泽在小花园玩了好一会,雨泽非常小心,都在距离丫丫一米的地方排球。我相信雨泽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我又转过头对雨泽说:“雨泽在你妈妈左手边或者是楼梯口那里的空间都不小,你想选择那里玩呢?”雨泽没有回答,但是站在楼梯口那里去了。
雨泽妈妈给雨泽一个标签,而我没有根据这个标签去看雨泽,所以雨泽愿意合作。其实撕去孩子固有的标签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而不是不停的强调他那里不好。记住孩子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成长,我们只要找到孩子的可取之处多说,努力说,孩子自然就有新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