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费必成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信息消费必成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当前全球经济更趋向于发展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型的信息技术产业,政府也日益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正在酝酿中的促进信息消费的政策可以看做是经济转型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信息消费必然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前行的新引擎。

  信息消费具有高杠杆、见效快、合潮流特征,有望成拉动内需突破口。据测算,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已达1.7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近9300亿元。据国务院的政策目标,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20%以上。

  信息消费市场的扩大所带来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对GDP增长的强力拉动,对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以及通过消费本身来改善民生。

  信息消费带来的利好以驱动整个信息产业发展为前提。作为一个包含有电信业、互联网及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的行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在于通信网络的建设。支撑信息消费“智能管道”的运营商早已顺势而动。中国电信从2011年年初开始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以光网宽带为基础,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上构建构建多样的信息消费场景。从整个电信业来看,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年内发放4G牌照,一旦4G牌照发放,三大运营商在网络建设上将再现你追我赶的局面。综合各方面的消息:中国移动2013年建18万个4G基站,总投资超800亿元;中联通建3.1万个4G基站计划每年投资100亿元。每个运营商4G基站在20万个,4G基站总数将达60万个。每个基站成本50万元,基站建设投资3000亿。网络建设投资高峰期似乎已经触手可及,在网络建设之外,细分市场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智慧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将得到较快发展,IT服务、软件、智能终端等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以基础网络建设和内容构建为支点

  在全民网络时代,无论是从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宏观战略看,还是从建设智慧社区这样的微观生视角来看,信息消费和信息生活都已经渗透到千家万户的每个人身上。尽管我国信息消费有较好基础,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但不可否认,我国信息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承载信息消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应用模式距离全民化的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着从基础网络建设到服务内容系统化构建的挑战。

  从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来看,以宽带网络为例,根据蓝汛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感知网仅为3.29Mb/s,中国的平均接入网速仍处于低速宽带。在这样的带宽环境下,信息消费的诸多应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值得欣慰的是,国务院会议近期对“宽带中国”战略如何惠民利民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业信息全国联网。

  从应用方面来看,当前微博、微信、移动支付等移动应用的风生水起,正在创造更多的信息消费机会。家庭宽带接入、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等业务已成为信息服务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换句话说,信息消费应用的载体已经成型,消费内容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

  中智林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大中城市家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的拥有率为80%。在智能终端高普及率的前提下,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家庭消费在下一阶段将逐步凸显,这将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视频等内容产品消费需求。加强信息消费的内容建设,建立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文化信息的资源将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