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夏先生的檄文审批通过的时间还真的有点心焦呢。千呼万唤也不见全文出笼。《价值中国》的编辑呀,你们也真是,夏先生所批的不过是我这无名之辈,值得这么当回事儿啊?
这件事本来无关刘小枫,拜夏先生所赐,让我知道还有个刘小枫这个人存在。既然如此,这个论战就顺着夏登峤的指示,从和吴敬琏老师“无关”的其它地方开头吧。到网上查一下,哎呀,刘小枫教授如此大名居然我都不知道,何等孤陋寡闻呀!现在知道了,非常感谢夏先生的引见。
知道了刘小枫教授,便赶紧按照夏先生的指引,找到刘教授的《今天宪政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看了之后,我原来的担忧没有了,心里一块石落了地。原来担忧什么?担忧的是夏登峤先生把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的言论和我挂起钩来,不知道是让人家为我背黑锅还是我背了不认识的人的黑锅。
现在不担忧了。夏先生说得对,我的意思就是和刘小枫在《今》中的一样,夏先生没有用刘小枫误解我,也没有拿我贬低了刘小枫老师。只是夏先生借刘小枫教授有点抬高了鄙人,把鄙人言论称之为“乃为2013年中国理论界之一大景观”,实不敢当。我的确有我的理论,自认为还成系统,但不敢说是“理论界之一大景观”。
我看到刘小枫说“二战后我们(中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远超一战”,就感觉刘小枫说出了一个真正中国人的感受,和这种感受完全相反的是,我对杨小凯用成本核算的方法考虑台湾应该统一还是独立感到恶心,对茅于轼说钓鱼岛之争是政治家之间的国家的事而不是老百姓的事情而感到鄙视。
此论战由夏登峤先生基于鄙文《听吴敬琏指引,中国死路一条》而起,是评说吴敬琏教授的改革观点的,不是说刘小枫的,不是说杨小凯和茅于轼的。所以,还是先说回到原来的话题吧。
言归正传。
我还没有听说吴敬琏老先生有关于中国政治模式和民族统一以及国土问题上让人堵心的言论,吴老先生似乎精力都集中或说局限于经济方面,但是,吴老先生大概没有认识到,宏观经济就是政治,所以谈论起改革、谈论起国务院应该怎么设置部门、谈论起顶层设计等等都以为自己是在谈论经济,连谈政治改革也是由于认为它成了经济改革的障碍。
吴老先生曾经说出过和杨小凯那个“资本主义有好坏之分”有点相似的观点,就是市场经济也是分好和坏的,主张的市场经济是“好的市场经济”。然而,吴老先生大概不知道或者是忽略了,好还是坏,是一个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因人而异的,吴老先生所说的“好的市场经济”当然是向着他自己指出的方向运行的,把自己的认识默认为“好”,仅此而已。学过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们都在说,经济学不搞价值判断,但是自己整天却在做价值判断,否则怎么还弄出个坏的资本主义和好的市场经济来?
我想提醒夏先生,我的帖子谈到的问题,都不是一个帖子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我们来讨论,题目太大了,可能有点自不量力,所以,不用着急,如果能为广开言路开一个头,咱们也算是功不可没了。所以,不必泛泛而谈,咱们慢慢来,从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逐步展开。
我的帖子都讲个逻辑,都是或简略或详细地有个推论,《听》文也不例外,用你的语言讲就是至少要“貌似条分缕析”,不是你那种空洞的词语堆积,也不是你说的什么语言暴力,我是讲道理的,不喜欢暴力,包括所谓的大师们的话语权霸权。
先开个头:你能介绍一下你所尊称的“一代理论泰斗”都有哪些泰斗级的理论建树?(如果方便的话,是否也可以顺便介绍一下茅于轼的经济学理论?)我知道吴敬琏是中国近三十年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但不清楚他是如何被尊称为经济学大师和经济学泰斗的。
我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它出现在你的“战书”的开头。请不要说吴敬琏推进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云云,第一,市场不是吴敬琏的发明。即便在中国也不是;第二,改革家中国自古就有,这些都和经济学理论没有关系。
阅读链接:
1、听吴敬琏指引,中国死路一条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3-8-13/984608.aspx
1、听吴敬琏指引,中国死路一条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3-8-13/984608.aspx
下面的跟帖原来跟在夏登峤先生的两篇博文之后,一篇叫做《薄熙来的倒掉及其历史旋律的回荡》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3-8-23/985991.aspx,一篇是夏先生写的游记《新桥机场风姿》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3-8-7/983744.aspx,但是连发两次都不见踪影了,窗口提示“你的IP地址禁止评论”,竟连自己的帖子也发不了评论。所以,作为“内容修改”,记录在此。
现在正在审薄。实德的徐明给薄家送给钱,还解决过旅游机票,还给薄公子买过电动车等等。对于薄熙来的身份来说,这些旅游开销和一辆电动车,是不是也应该算是“礼节性”的啊?
薄和那些离退休的老干部们,整天都在享受一般老百姓不可能享受到的“礼节性”的待遇。但到了你夏先生的眼中,似乎褒贬不一啊。
薄和那些离退休的老干部们,整天都在享受一般老百姓不可能享受到的“礼节性”的待遇。但到了你夏先生的眼中,似乎褒贬不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