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里,我介绍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其实,人生也有机会成本,主要有:投资机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事业机会成本和生活机会成本等。人生的机会成本是职业经理人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
一、关于投资机会成本的问题
我用一个投资房产的例子来说明:2004年前,上海的房市还比较活跃,房价尚未受到政府关于限制炒房的“组合拳”政策影响,还比较合理。有甲、乙两人各有30万元,计划在购房上作投资,其中甲认为购房要谨慎,买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约用20万元,这样可以不需贷款,比较稳妥又没有风险。于是甲买了一套住房,当时还自以为是比较合适的。
而乙的考虑就不一样:他用30万元通过贷款买了三套住房,作为一种投资,他当时的思考点在四个方面:一、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来人口,上海的经济发展促使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买房子。二、自从9.11事件发生以后,国际上都将投资的重点开始向中国转移,认为中国地方大、市场空间大,而且比较安全,加上劳动力比较低廉。这样就吸引了外国人在上海置业。三、上海地处中国的沿海中部,交通方便,气候适宜,经济上有长江三角区的支持和联动,经济的发展很快,原有居民的住宅拥挤状况亟需改观,对住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四、为了鼓励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业为了鼓励人们购房,政府出台了购房贷款政策,并且有一些优惠。根据乙的思考分析,作出了上述的决定。
几年后,房价开始飙升,大致是每个平方米增加一万元左右。这样一来,甲乙两个人所购房产的升值就不一致,乙由于抓住了机会,虽然当初有贷款,但是升值产生的效益远远比贷款的高。而甲仅有一套,因为是自己居住,也没能“变现”。
从这里可以看出,投资者是不是计算机会成本,结果就不一样。购房是这样,所有的投资都是这样,要考虑到机会的存在和类比。人生是一种最大的基本投资,可以通过论证达到受益的最大值。
二、关于时间机会成本问题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上帝给予人们最公平的是时间,每个人都一样——24小时。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用这宝贵的资源做些什么?如何让这些有限的成本产生更多更好的效益?这便是人的一生时刻都面临并必须用行动作答的问题。每个人在一天的24小时里,除了睡觉和吃饭等,要做工作或者学习。要考虑怎样选择工作的目标,将有限的时间用于最有效的工作,但是这样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内应当放弃另外一些选择。这样就应该进行时间上的机会成本分析。人生的成本,最基本的就是时间。
时间机会成本不仅是一天,在一个阶段和一个时间(比如某一年、某一月)都有其内容。把握好时间,将时间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把时间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就是成功的基础之一。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的时间。一个人,生命长短,事业成败,经济贫富,幸福与否,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时间的制约。比如说,老百姓都明白,手里的钱是有时间成本的,有一笔钱在银行存多少时间,它的利息不一样。有的人就把这笔钱投入股市、购买国债或者进入基金市场,或许股价和基金的收益要比银行的利息高一点。但是要承担风险。金钱的投入一般总是流向风险小而收益高的地方。这里,要计算一下投入的时间和风险的避免方式。
三、关于事业机会成本
我们是从事知识信息服务的,我们的事业也有机会成本。这里有两个观点:一是“生存就有机遇,看你怎样把握。”社会上有人干大事,有人干小事,有人没事业。问题在于人的本身条件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生存就是为了发展,改变人生的观念很重要。每一个人的事业与机遇有关,也与计算事业的机会成本有密切的联系,有机会就不要放弃,棋子不能走错一步。二是“当你跨进一道门,就是一种机遇的开始。”牛顿就是在树下看见苹果掉下来,抓住这个现象勤于思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还有,人的思维容易静止,中国古代寓言《刻舟求剑》说的就是用静止的思维方式,最终得不到预求的目的。事业机会成本要用动态的思维方式,。在某一项事业在进行时,要看到发展和变化,要有危机意识,要经常进行新的机会成本计算并修正。
四、关于生活机会成本
生活机会成本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一连串的机会成本,成本越低,收效就越大。人生好比投资,只要有选择,就必然有机会成本。人从出生开始, 人生之路就一直面临不同的选择:读书还是不读书?中学毕业后是先上大学还是先就业?要是选择上大学,想上什么样的大学?就业时考虑从事什么职业?恋人如何选择?结婚后继续与配偶一起生活,还是有矛盾而离婚?……我们时时处处都存在选择,不同选择机会和分析机会成本而的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面临选择,想得到新东西又不愿失去既有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患得患失只会使你的成本更高,因为你实际上在做最大的浪费就是虚度光阴。在权衡得到什么的时候,你一定要算一下会失去什么?比如:一位农民有1亩要耕地种,种植的品种是玉米或者棉花,其中种玉米的话可获利750元,种棉花可获利1200元,如果他选择种玉米,就要放弃种棉花,也就是说得到750元的同时放弃了1200元。所以种玉米获利750元的机会成本是1200元。只要有选择,就有机会成本。中国人常说“有一得必有一失”,实质就包括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诫人们要全面考虑问题,冷静分析得失,从而作出最佳的选择。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能总是作出理性的抉择。相反,我们总是听到类似的叹息:“这一步又走错了!”这就是生活的机会成本没有考虑周到而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