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西麦克阀门黄敏转载拙文“永嘉黄氏族系源流概论”


 
今(6)日,阅及“新浪博客”上署名:西麦克阀门黄敏于(2013-02-21 21:03:52)贴有[转载]永嘉黄氏族系源流概论一文。误为:作者黄正瑞
拙文:“永嘉黄氏族系源流概论” 原文发表在《温州图书馆学刊》2001年第四期,第42页。 继经补充后于2007.9.27日6:10:39 上传在“黄氏研究”网栏目。黄正瑞“一转载”了本人该文,也在题目下表明:“黄永陵”。西麦克阀门黄敏”二转载时,加改作者:黄正瑞,希“西麦克阀门黄敏”予修正。
从原文2001年开始至今,经研究逐步深入,有必要修改、订正该文如下:
      永嘉黄氏族系,是以明初少保户部尚书黄淮为代表人物的宗族,该族系包括城区幞河、茶山南柳、永嘉霞渡潭以及乐清沙川等地,与黄淮家族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南柳黄氏宗谱》(简称南谱)中详细记载了始迁祖潜夫,讳中字大本(794887),在41岁(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为江浙东路教授而遂居永嘉育材坊为家开始,迄今有1168年历史,是温州比较古老的家族。由第四世黄续字绍祖号朴庵(9221012)于晚年(北宋景德大中符祥时)开始写作谱传,并有说明:我先世尚书文强公至教授潜夫公凡十七世上下阅六百余年谱阙莫知所考,我恐后世汗漫支系泯昧不知其本宗,于是谱而载之自曾大父始迁温于眉始以纪其生卒行实……”。谱传记载生年卒月、配偶、著述、官爵、墓葬等相当详细。 
十世黄季章讳衮字朝絅(11071183)登宋绍兴壬子(1132)张九成榜进士。在松阳、玉山任知县,后通判临安。
十四世黄应发(12831325)任元处州松阳教谕。
十六世黄思恭讳性号静庵居士(13391431年)。
十七世黄淮名宗豫号介庵(13671449)。登洪武丁丑(1397年)二甲第五名进士,授中书舍人开始为官生涯。后历八任终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德二年(1427)秋引疾退致仕。1433年三月以致仕官担任会试的主考官(王直为副主考)亦历史上鲜见事。黄淮于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八十三岁,敕葬南柳村黄府山。谥文简,赠太保。他个人著述除《介庵集》、《省愆集》传留至今。
自从十八世长天房棐留守在温育五子人口渐繁,居黄府巷之外,另有析居永嘉四十一都霞渡潭的;留守南柳村的。次地房采于1432年冬随父入京奉旨获准入翰林学书,后升中书舍人历官至太常少卿,仅有子璨,璨无男,后以三从兄晟第四子铤为嗣。
十九世天房日派居住茶山南柳延续至今已越三十七世行在宫字;天房星派原居黄府巷,衍至二十八世时搬住温州麻行僧街、沦河巷两处,现续修在南柳宗谱中。天房霞派黄班字蕴习改讳学闺号乐庵。于成化二十年(1484定居霞渡潭已有518年历史,《霞谱》、霞川宗祠即源于此。衍至今已越四十一世行奎字。
二十世后裔散居各地,并各自立宗祠于居住地,各自续修谱牒。
【注】 
      乐清沙川,据《沙川黄氏宗谱》艺文卷85页蔡凤章先生于清初撰“家谱序”(扫描图详后),“自闽避温……”断为非永嘉黄氏族系。20100307曾有“寻觅‘莆田县凤凰山黄氏源流’”一文。2010年5月1日偕随沙川七人有莆田县凤凰山“寻宗之旅”,余著有“莆田行记”。另其“始迁祖”发爵公墓志亦表露与永嘉族系相悖情节,不一一例举。
      1168年历史,是指撰写原文(2001年)时。现在是1179 年历史了。
③ 余,应改为“馀”字。
 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全称:“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⑤ 除,语句不通。系“一转载”黄正瑞在删节本人原文之后“遗留症”。宜改为“有”字为宜。
⑥ 闺(gui),原文讹误,改为“闰(run)”字。抱歉!
⑦ 成化二十年(1484),经反復研究得出初识:会是天顺四(1460)年之前,非成化年间。
⑧ 518。应更改为“550”年以上历史。
⑨ 四十一世行奎,应更改为“四十二世行‘’字”。
 
借此,亦提请转载者引起必要注意:不要“以误传误”。谢谢!
 
更正之后如下:
永嘉黄氏族系,是以明初少保户部尚书黄淮为代表人物的宗族,该族系包括城区幞河、茶山南柳、永嘉霞渡潭等地,与黄淮家族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南柳黄氏宗谱》(简称南谱)中详细记载了始迁祖潜夫,讳中字大本(794887),在41岁(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为江浙东路教授而遂居永嘉育材坊为家开始,迄今有1179年历史,是温州比较古老的家族。由第四世黄续字绍祖号朴庵(9221012)于晚年(北宋景德大中符祥时)开始写作谱传,并有说明:我先世尚书文强公至教授潜夫公凡十七世上下阅六百馀年谱阙莫知所考,我恐后世汗漫支系泯昧不知其本宗,于是谱而载之自曾大父始迁温于眉始以纪其生卒行实……”。谱传记载生年卒月、配偶、著述、官爵、墓葬等相当详细。 
十世黄季章讳衮字朝絅(11071183)登宋绍兴壬子(1132)张九成榜进士。在松阳、玉山任知县,后通判临安。
十四世黄应发(12831325)任元处州松阳教谕。
十六世黄思恭讳性号静庵居士(13391431年)。
十七世黄淮名宗豫号介庵(13671449)。登洪武丁丑(1397年)二甲第五名进士,授中书舍人开始为官生涯。后历八任终“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德二年(1427)秋引疾退致仕。1433年三月以致仕官担任会试的主考官(王直为副主考)亦历史上鲜见事。黄淮于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八十三岁,敕葬南柳村黄府山。谥文简,赠太保。他个人著述有《介庵集》、《省愆集》传留至今。
自从十八世长天房棐留守在温育五子人口渐繁,居黄府巷之外,另有析居永嘉四十一都霞渡潭的;留守南柳村的。次地房采于1432年冬随父入京奉旨获准入翰林学书,后升中书舍人历官至太常少卿,仅有子璨,璨无男,后以三从兄晟第四子铤为嗣。
十九世天房日派居住茶山南柳延续至今已越三十七世行在宫字;天房星派原居黄府巷,衍至二十八世时搬住温州麻行僧街、沦河巷两处,现续修在南柳宗谱中。天房霞派黄班字蕴习改讳学闰,号乐庵。于天顺四年(1460)前定居霞渡潭已有553年历史,《霞谱》、霞川宗祠即源于此。衍至今已越四十二世行“常”字。
二十世后裔散居各地,并各自立宗祠于居住地,各自续修谱牒。
                                                                                                                                   2013-8-6    黄永陵  稿于温州知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