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宗庆后的“不屑于上市骗钱”感动


在接受《财富》采访的时候,宗庆后说,“我要上市就会对股东有回报,不是为了骗钱,说实话我也不屑于骗钱。”
为宗庆后的“不屑于上市骗钱”感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宗庆后是一位有良知的企业家。
什么叫上市?简单来说,就是你有一个盈利模式,干得很不错,挺能赚钱的。现在,你为了创新原有的产品或者模式、为了整合产业链、为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筹集资金。但如果仅靠自己的利润积累或者银行贷款,数量和速度都跟不上。恰恰这时候,有很多人看中了你的团队和发展前景,愿意投资合伙。于是,你把你公司的股份让渡一部分给那些愿意投资的人,收益和风险共担。那么,“让渡公司股份给很多人”这个事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市。
根据上面的分析,上市是有条件的,上市资金应该有专项的用途,上市后应该回报给股民良好的发展愿景和实实在在的收益。
但是,我们很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大家或许注意到一个很可悲的现象。一些公司一旦上市,就会吹嘘,“我们公司一夜之间诞生了多少多少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上市三年五年以后,却没有一家公司站出来说,“我们股民赚了多少多少钱,我们股民中诞生了多少多少百万富翁。”
谁都不能否认,有的公司上市就是为了圈钱甚至说骗钱,上市就是赤裸裸地“造福”的工具,上市除了可以骗股民的钱、还可以骗客户的钱、骗银行的钱;有的企业家固执地认为,做企业就是为了上市,上市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只有上市才算成功,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企业真正的的价值和企业家的“人生本源”;还有的为了所谓的企业形象或者干脆是企业家自己的江湖地位,企业上市了多了不起!然而,真正把股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有多少呢?为股东(当然包括股民)赚取利润,是企业家的“三大使命”之一,有多少企业家能够理解并且担当?
大家或许还注意到一些很可喜的现象。有的公司上市了,把骗来的钱糟蹋了,把自己的良心也一并糟蹋了,最后又出局了;有的企业家本来默默无闻,通过上市摇身一变就成了某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继而成了“明星”企业家,但最后还是“进去”了或者“跑路”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丧失了信心,看来美国人不如中国人好骗。
“出来混的,终究是要还的。”这是我在课堂上的口头禅。在中国股市上,有的正在“混”,有的正在“还”。
张维迎教授前几天说过一句话,“中国不死一批企业,就不可能真正转型。”在这里,我也想说一句话,“中国不死一批上市公司,中国的股市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