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是基于利益还是基于情感(9月3日)


有人说,谈钱伤感情,但谈感情同样伤钱。

有人说,判断你的恋人是不是爱你,看他愿意不愿意给你花钱;当你对一个人有感情,就不会过于吝啬于在TA身上花钱。所以一个女孩让恋人为自己花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基于内心的真实需求,而是为了向身边熟悉的甚至陌生的人证明——自己也是有人爱的!

有人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而拴住老公最好的方法,是管住老公的钱袋子,让他把工资全额上交,妻子负责给他零花钱、审议并酌情审批他的各方面采购意向,甚至亲自购买必要的东西。用这种控制资金源头的方式来尽量避免自己遭到背叛的可能性。

有的人把花钱作为表达感情的方法,只要感情得到表达,就不太在乎所花的钱之多少,慷慨大方甚至一掷千金。所以,我们总是会尽力让对方用在自己身上花钱的方式,来证明对方对于自己的价值认同,这其实并不是活在自己的真实幸福之中,而是活在是否拥有别人的认同之中。

有的人把花钱当成是理性思考之后的行为,花钱之前总是在问,必须要花吗?必须要在这个时节花吗?必须要花这么多吗?花了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回报?回报真的那么有把握吗?那样的回报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怎么办?

对于计较于得失的人而言,其内心总是会有淡淡的忧伤与难以弥合的不安全感,给人的感觉是理性得有些残酷,患得患失的结果是最终难免反被聪明误。

不计较得失而且率性而为的人,会让对方在感激之余有莫名的恐慌,因为自己得到那种付出固然好,但假如他对谁都那样率性而为,自己就难免受伤。

在得失之间,心态的调整往往会比较微妙。当你出自于自发的感情流露,主动地分享,你会漠视自己的预期收益,因为那是发自真心与情感的判断指向,而不结果所谓的理性评估,你的真性情会感染对方,并起到一种示范效应。

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恐慌,似乎读书、恋爱、结婚、生育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我们希望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却又不能不承受现实之中客观的压力,也只有无度地索取、攀比才能缓解自己所承受的压力。但那贪婪反过来又为自己与别人所承受的恐慌增加筹码。

你的感情是否是用来买卖的?当别人在你身上花了钱、投入了时间与感情,你的态度是否会有所变化?如果你能不为所动,那么大体会被人当作冷血,但假如你的态度由于对方的付出而有所改变,那么不管是否承认,那都是一种交易的结果。

在工作之上与在感情上,用时间、金钱、礼物之类的投入,换取客户情感上的转变,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在这样的时候,难免会痛苦于自己所投入的资源不够用。所以注定会有基本的判断,对自己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不能单纯地一视同仁。

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在哪个领域,核心都不应该是利益上的激励,而更多的是基于情感的付出,我们客观上以金钱为回报的主要形式,但实际上支撑我们做出努力的,往往不是金钱上的回报,而是那种自发的,基于信任与感情的付出。

跳出自己,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承受别人的指责,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漠视外界的评说,而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为所欲为地放纵一把,而遵循自己的本真而活呢!

贾春宝

201393日星期二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