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走出心灵的困惑


     解放初50后找对象看重思想觉悟,追求革命的爱情;60后男生连女生的手都不敢摸,坚持的是传统的东西;70后开始追求浪漫,学习了西方的东西;80后已经不求第一次(初夜权),但求第一胎(只要没有跟别人生过小孩就行),追求的是自然的东西;90后已经敢于以青春或身体换地位或金钱,公开提出“要嫁就嫁黄世仁”。 同处一个时代,但对待爱情与婚姻却有着不同的标准。如果问今天的人在追求啥,不少人回答除了钱和权,还能求啥?这不仅让我感慨: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精神家园了吗?

社会价值观走向何方?

中国传统文化的魂是什么?社会价值观。古人理解的社会是家、国、天下,国家、家国,没有国就没有家,家与国是一体的。传统文化首先提出并回答了人活着的目的,是立言、立德、立功,人生的成功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从现代国人思想里,可以依稀看到活着想建功立业的影子。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才使中华民族似散而实聚,从一次次危机中走了出来,正在走向繁荣昌盛。

…………………

可以说,传统文化一代代地传承,让中国人有了牢固的社会价值观,让民族靠着爱国主义情怀凝聚在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而坚强地立于世界之林。…………。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宝贵财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伤了人民群众对此的情感,否则,再想从历史中找回来,恐怕再英名的伟人,都不可能有这个能力了。

到了近代,民族处于危难之际,社会价值观表现在,国民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以不同的形式对民族表达着热爱之情………

………………

全心全意人民服务之所以在毛泽东时代成为全民的信仰,是由于把核心理念大众化,让老百姓听得见、看得到、并身体力行去实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于群众来说,每个党员干部日常的行为就是马克思主义……………

简单的历史回顾,可以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发展到现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归纳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核心价值观。几千年传播的都是社会价值观,这个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了,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事实上成为了中国人的心灵归宿。)

信仰咋会动摇?

理论是站得住脚的,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当下的时代,一个人同时装着不同的思想,同一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浮躁、暴躁、急躁充斥社会,为了利益做出不正当行为,进而让社会躁动。在这个时代,多种文化碰撞却没有融合,使现在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有时偏于传统,有时偏于西化,有时偏于集体主义,还有时偏于市场化理念,不知道怎么想问题是对的,经常陷入矛盾之中。在人们心里,想问题做事情,已经没有了统一的标准。

…………………

社会让人们感受到什么,人们的行动就会趋向什么。特权思想影响着社会风气,进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态度。由于权力无时不影响到每个人和社会各个层面,因而人们仍会对权力有一种敬畏,或者趋附。人们相信什么?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所以个别社会不正之风被放大后,就容易让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如考大学,比自己分数低的学生录取了,自己反而被淘汰,就让你不得不信权力。特别是个别腐败分子,其最大的危害是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举一个权力能让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一夜暴富的例子:已被判刑的某高官,在商丘任职期间,就使商丘的一位只有1万资本的商人,虚假注册公司达100万元。没有本钱,就能够承揽政府办公楼的项目,赢利几千万元,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知道这件事的人曾给我说:权力在中国像货币,什么都能买到,有了钱无所不能,什么事都能办得到,权力有巨大的魅力。有了这样的认识,许多人就会去效仿,就会引导社会风气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虽然这些只是少数党员干部和个别普通民众的行为,却在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呼唤着社会价值观的回归!

(社会价值观是几千年中国人坚守的东西,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轰然倒塌了。其中原因值得认真总结。)

为人民服务过时了?

 回归社会价值观,需要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导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是,现在社会上最严重的疑心病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怀疑。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甚至一些党务工作者都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空话、大话、假话,是为了把自己装扮成“圣人”。有的人干脆说,人们根本就做不到,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空洞的口号呢?因此,必须弄清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宗旨是否符合实际。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每个党员都在为人民服务,但也允许谋求个人合法利益,因为党员也需要靠收入养家糊口,不可能把工资和收入都捐献出来。作为普通党员,作为自然人,有个人的利益是允许的。党员的个人需求是正当的,是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前提下获得的个人合法利益,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矛盾。不能说党员有了自己的合法利益,就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这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曲解。

但党员不同于一般人的是,如果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党员必须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在执行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不能一味考虑自身利益。例如革命时期,党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某个党员可能家里就是地主、富农,在执行党的政策时,也必须按照党的政策把自己家的土地分给农户,决不能搞特权,这就是响应组织的号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党员,其家庭可能属于先富群体,那就应该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从这个角度说,党员虽然有个人的合法私利,但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不弄清这些问题,就会怀疑党的宗旨,就会把党员获得合法利益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立起来。

这些道理说起来也许很抽象,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心中有杆秤,最清楚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村党支部书记很有能力、在群众中也很有威信,为人民群众办了数不清的好事,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可是,该村根据新农村规划,要修一条路。如果路取直的话,无论如何都得穿过支部书记家的宅基地,房屋需要拆迁。为了自己的利益,支部书记就将道路设计拐了个弯,避免了从其宅基地中间穿过,但却冲了别人家的宅基地。就这一件事,让老百姓看到了他不是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从此,引起了老百姓的反感,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党员们罢免了他的职务。事后,这位支部书记很后悔,想取得人民群众的谅解,继续当党支部书记,但是,老百姓要求共产党员就是“全心全意”,他没有做到,就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这就是老百姓理解的党员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就不会得到拥护。或许你比那位村支部书记幸运,你的官大,老百姓无权罢免掉你,但是,如果党脱离了群众,到了人亡政息的时刻,将比个人被罢免更为可怕。

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中,都重新提醒着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立党之本,是党的宗旨。如果对此产生了怀疑,以何立党?!

(评注:当代,人们都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假大空,其实,这是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的现代化。我很认可作者这个观点。)

怎样让信仰自觉?

如何判断当政者究竟为了谁?封建君王常说,为天下黎民苍生;资本主义的政府也说,主权在民,维护人权;社会主义国家倡导为人民服务。老百姓对一套套理论真能认可吗?怎样才能让人民群众相信你说的呢?

……………………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先解决“为了谁”的问题。一种文化或理论被广大群众主动地接受,而不是靠欺骗性宣传被动地接受,就需要明确理论的社会目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过这样一段话:“在这里,我可以说一说我自己感情变化的经验。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作为政策执行层面,要让老百姓感受,其所处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都在坚定不移地坚持着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如果我们在制定政策时,要始终不忘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的目标去设计我们的各项政策。如果只顾少数阶层的利益,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的政策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就会挫伤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在政策执行中,要始终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去执行政策,克服本位主义,维护社会大局,坚决执行事关国计民生的调控政策,比如抑制高房价,这些政策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利益,不执行或变通执行,导致房价飞涨,势必令人民失望,进而失去信心。

在实践中要求实效,增强人民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信心。怎样才能有效果呢?举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香港海洋公园特设了警示牌,对插队下了明确的定义:超越前面客人轮候之位置,离开后欲返回轮候之位置,替未进入排队区之人士占据位置属于插队。最后还有一句:请遵守秩序排队轮候乘坐登山缆车。如有违者,可被本园要求离开公园,不予退款!多谢合作!中国人没有排队意识,都想搞点儿特权,都知道这是不文明行为,但在实践中很难解决。而香港海洋公园创新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创新有两点:一是明确界定了插队的定义,不像内地各级行政单位,层层转发上级文件,上面咋说下面就咋传,一点都不结合实际细化措施,让基层不知道如何落实;二是制定了监督措施,违犯规定者被要求离开公园,并不予退款。查查我们的文件规定,大都用“要怎么样”、“要如何如何”、“不准怎么样”、“严禁如何如何”的句式,就是不规定违反规定后如何处罚。如果香港海洋公园仅规定“要文明排队”、“不准插队”、“严禁插队”,而不细化措施,恐怕插队现象很难避免。推行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成可以操作的条文,强力推行,久而久之,不就深入人心了吗?

....................假如公职人员是黑的,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民群众很难让其洗白;如果老百姓是黑的,公职人员靠着公共权力的影响力,会一点一点地将其洗白。对于既得利益群体,要努力按照小平同志的设想,先富带动后富,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试想,如果不这样做,等社会动荡了,你的财富还能守得住吗?有了引领,何愁老百姓不去效仿呢?

(注评:洗礼人们的心灵,并不是没有途径;转变国人观念不是没有办法,就看上层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