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进入战略发展期 提高自主品牌建设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机械行业研究员童怡宁认为,2013年全国汽车产销创新高主要由于:一、房地产销售火爆带动地产链条消费大幅上升,汽车行业受益明显;二、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基数低,使得2013年出现大幅增长;三、2013年一些城市开始推行限购政策,刺激部分消费提前释放;四、国内贫富差距拉大,以宝马为代表的豪华车销售大幅增长。

  2014年1月9日,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在经历两年5%以下的低速增长后,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长率达到13.9%,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速。继 2012年销量首次突破1900万辆之后,全年销量再创新高,达到2198万辆,产量也达到了2211万辆。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机械行业研究员童怡宁认为,2013年全国汽车产销创新高主要由于:一、房地产销售火爆带动地产链条消费大幅上升,汽车行业受益明显。2011、2012年房地产限购令的严厉执行,积压的大量刚需2013年集中释放,由于“买房买车”在消费的结构上极为相像,国人习惯同时消费两者,房地产的刚需消费自然地拉动汽车销售;二、 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基数低,使得2013年出现大幅增长。中国汽车行业受2008年四万亿投资拉动后,经历了2009、2010年大幅增长,2011、2012年开始回落调整;三、2013年一些城市开始推行限购政策,刺激部分消费提前释放;四、国内贫富差距拉大,以宝马为代表的豪华车销售大幅增长。

  然而,童怡宁指出,相较于2013年整个车市的高速发展,中国品牌近年来表现较为逊色。2013年中国品牌汽车共销售722.20万辆,同比增11.37%,较2012年下降1.57%,这已经是中国品牌连续第二年市场份额下滑,2012年曾下降0.38%。童怡宁认为,中国品牌汽车企业销量增速降低,主要是受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品牌竞争力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中国生产的轿车里只有1/4是中国品牌,生产的汽车里只有1/2是中国品牌。轿车领域主要是靠引进技术,3/4的轿车是靠引进技术,只有1/4是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而制造的。中国汽车品牌缺乏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技术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在未来两年仍将保持7.5%左右的增长率,将带给汽车行业改革红利;大气污染带来中国汽车“调结构”机会,现有的黄标车及排放高的老旧车将陆续被淘汰,新能源汽车将加速发展;城镇化推动汽车市场向广大的农村转移,将弥补部分大城市限购的市场空间,这些因素将使得中国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投资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中显示,预计2014、2015年是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两年。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0%左右,2014年、2015年两年增长率中一年低于20%,另一年高于20%。2014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左右,国产汽车价格水平同比上涨1%左右。

  面对国内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童怡宁认为,国家应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大中型汽车企业的发展,提高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实力。企业应加大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并且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获世界尖端技术,将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造,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