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方面复原了唐代美女上官婉儿的相貌,我看此复原图应是由当代美女汤唯变幻而来: 一代才女兼美女极像当代美女汤唯:
新华社1月8日播发关于上官婉儿墓志和复原上官婉儿相貌的报道: “7日,最新一期《考古与文物》期刊全文刊登了上官婉儿墓志全文,这位负有盛名的唐代才女,也随着墓志文的披露显现出更为真实的一面。 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刻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志文的大段篇幅记载了上官婉儿家族情况,而对其本人的经历描述则比较简单。 据墓志文内容显示,上官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在唐隆政变时,“亡身于仓卒之际”。同时,墓志文还详细记载了上官婉儿劝阻唐中宗欲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甚至以死相谏的事。 一代才女兼美女上官婉儿墓的发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上官婉儿到底什么模样,是不是惊艳的美女?遗憾的是,在墓志和新旧唐书中,均没有对其外貌进行描述。上官婉儿墓发现后,很多人想一睹这位传奇女子的容貌,可令人遗憾的是,其相貌复原的可能性很小。 ::
:
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发现一座破坏较为严重的唐墓,墓葬规格一般,出土的随葬品并不多。但一方墓志的出土却令人兴奋,也明确了主人身份: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生于664年,死于710年,是宰相的孙女。她是唐代女官、女诗人、皇妃。她一生与武后、中宗相始终,一步步登上权力高峰,又影响了当时的文风。
据考古专家介绍,上官婉儿的墓志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世系、生平等,包括其祖父、父亲等家族信息,出生及葬地,死因等,一部分是常说的墓志铭,采用固定的格式,以四言、五言、七言等文学色彩浓重的韵文为主。在赞颂的内容中,并没有涉及美貌的描写,主要是其作为官员在政治方面的能力。而且在古代的墓志中,一般注重的是德、才,很少会说多么漂亮,比如墓志中赞美女性也多用贤淑、聪慧等方面。
在2011年第39届数字考古国际会议上,北师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专家,展示了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孙女李倕(音chuí)复原后的容颜,颇令人惊奇,那么是否可以复原上官婉儿容貌呢?
据介绍,当时研究人员对李倕公主颅骨进行了计算机断层的CT扫描,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调配数据库中已积累的近千对颅骨和面容资料比对,重新为公主构建出下颌骨,拼接完成了三维颅骨,由于史籍上有关公主李倕的记载不多,研究人员们就以现代人头部数据为基础,采用回归统计方法推导出颅骨和面貌之间的关系,为公主颅骨“添肉”。专家介绍,颅面复原技术研究关键是寻找颅骨和面容的关系。先从活人开始,即把某人头部的CT数据扫描进电脑,然后用3D技术模拟出该人颅骨,倒推复原容貌,再把复原容貌与真人进行比对,相似度很高的,最终“复原”李倕公主的相貌。
但由于研究人员以现代人头部数据为基础而推出的李倕相貌,与古人相似度有多大,无人能够确定。那么,既然上官婉儿墓中发现有骨渣,能否复原上官婉儿的相貌呢?我省科技考古方面的专家介绍,复原一般需要头盖骨,而现在只有即骨渣,很难复原相貌。该参与此次考古的专家介绍,这些骨渣是否为人骨,都还未知。
那么,在史书中是怎么记载上官婉儿的呢?查阅《旧唐书》、《新唐书》,发现在《上官昭容传》中也没描述其美貌,而注重其才能。在《旧唐书》中记载,上官婉儿有文辞,明习吏事。《新唐书》中则是用“天性韶警,善文章”来描述。上官婉儿受重用的原因非其美貌,而是其才干”。:
----------
上述报道中说:“《新唐书》中则是用“天性韶警,善文章”来描述。上官婉儿受重用的原因非其美貌,而是其才干”。
以上解释有失偏颇。
“天性韶警,善文章”.韶是美貌,警是机警、机灵,聪明伶俐。
韶 sháo 古代乐曲名。 美:韶光(1.美丽的春光;2.喻美好的青年时代)。韶华(同“韶光”)。韶景(美丽的春光)。韶秀(清秀)。上官婉儿受重用的原因,既因为其特别美貌,又因为其特别聪明伶俐机灵,文章写的好,很有才干;
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刻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拓片来源于网络)::。
对墓志铭大致翻译(括号蓝字供阅读参考)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 并序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挻埴(揉和黏土)陶铸,合散消息(或聚首、或离散、或消亡、或休息。典出贾谊《鵩鸟赋》),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甘肃天水)人也。其先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芈子兰,楚怀王少子),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上官桀之女),富贵勋庸之不绝。曾祖弘,随〔隋〕藤〔滕〕王府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治,避高宗讳,掌文书草拟)、尚书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郎中,与榖城公吐万绪平江南,授通议大夫。学备五车,文穷三变(文思敏捷应对多种变化)。曳裾(喻侍奉权贵)入侍,载清长坂之衣冠;杖剑出征,一扫平江之氛祲(叛乱)。祖仪,皇朝晋府参军(晋王治)、东阁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 )、弘文馆学士、给事中(正五品上,为门下省重职)、太子洗(冼)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代理,兼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辅),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波涛海运,崖岸山高,为木则揉作良弓,为铁则砺成利剑。采摭(选取,掇拾)殚于糟粕,一令典籍困穷;错综极于烟霞,载(又)使文章全盛。至于跨蹑簪笏(高官,喻指宰相),谋猷(计谋,谋略)庙堂,以石投水(比喻君臣投契)而高视,以梅和羹(比喻身处宰辅之位)而独步,官寮(僚)府佐,问望相趋,麟阁(李白《鸣皋歌》“麒麟阁上春还早”。功臣绘像之阁,唐曰凌烟阁)龙楼(朝堂),辉光递袭,富不期侈,贵不易交(喻指品行始终如一)。生有令名,天书满于华屋;没有遗爱(《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杜预注:“子产见爱,有古人之遗风。”指“仁爱”遗留于后世。《汉书·叙传下》:“淑入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 ),玺诰(追封)及于穷泉(墓中,喻指死后追封)。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人物本源,士流冠冕( 唐 刘知几《史通·鉴识》:“盖《尚书》古文,六经之冠冕也。官士头面人物)。宸极(帝王)以侍奉为重,道在腹心(亲近之人,心腹);王庭以吐纳为先,事资喉舌。落落(孤高,卓尔不群貌)万寻之树,方振国风;昂昂千里之驹,始光人望。属楚国公(乃父上官仪)数奇运否(命数不好),解印褰裳(《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诗经 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提起下衣),近辞金阙之前,远窜(流放,逃离)石门之外,并从流迸(流离,奔走),同以忧卒(似为避讳,实乃父上官仪被武后诛)。赠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访以荒陬(荒远之乡村落),无复藤城之榇(棺材);藏之秘府,空余竹简之书。 婕妤懿(德行好,美丽)淑(《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词曰:
巨阀鸿勋,长源远系,冠冕交袭,公侯相继。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其一。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其二。 :

1、官婉儿相貌复原图 一代才女兼美女极像当代美女汤唯(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