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标签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双重影响
一、 碳标签的内涵和实践
1.碳标签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全球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背后却遭遇全球气候变暖的困境。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指大气中存在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消耗,如表1为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构成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能源消耗方面:中国在使用原煤等高碳排放远超出发达国家,尤其是中国原煤的消费是美国的3倍多,而对水力发电的利用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对石油、天然气、核能、再生能源等碳排放相对较低的能源消耗排第一。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差不多是英国的20倍高达8241百万吨,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仅次于中国也高达5492.2百万吨,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低于中国、美国、印度,尤其是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493.2百万吨。世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到本世纪末气温将上升1.4到5.8摄氏度。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2007年英国最先提出了碳标签。
表1 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构成及二氧化碳排放量 单位: (百万吨当量;百万吨) |
石油 天然气 原煤 核能 水力发电 再生能源 总计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 461.8 117.6 1839.4 19.5 157.0 17.7 2613.2 8241.0 |
美国 833.6 626.0 501.9 188.2 74.3 45.3 2269.3 5492.2
加拿大 103.1 94.3 21.8 21.4 85.2 4.4 330.3 518.5
英国 71.6 72.2 30.8 15.6 1.3 6.6 198.2 493.2
印度 162.3 55.0 295.6 7.3 29.8 9.2 559.1 2069.7
日本 201.4 95.0 117.7 36.9 19.2 7.4 477.6 1138.4
俄罗斯 136.0 382.1 90.9 39.2 37.3 0.1 685.6 1688.7
德国 111.5 65.3 77.6 24.4 4.4 23.2 306.4 762.5
数据来源:英国BP公司《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2》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
2.碳标签的含义
碳标签(Carbon La—bellin)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生产绿色产品,把产品从原料、制作、运输、销售、废弃到回收利用的全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产品上用量化的指数标识出来,用标签的方法告诉消费者此产品的碳信息。20世纪90年代,人们从“食物里程(Food Miles)”的探讨中得到了碳标签这个概念。“食物里程”是指消费者饮食的销费和食物原产地之间的距离,它是评估食物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伤害的原因之一。因为食物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会排放出二氧化碳,所以运输距离越远排放的温室气体就越多。因此,食物的运输阶段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很明显,而碳标签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二氧化碳的排放。
近来,为识别和衡量企业或产品的碳排放,引入了碳足迹。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释放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体排放总量。这个概念起源于“生态足迹”。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提供和消耗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又叫做产品碳足迹。二是仅指公司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又称为公司碳足迹。
在国际贸易中碳标签的实施是否能达到其目标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应该具有理性,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保护气候和环境的意向,而且愿意支付由于碳标签的实行导致的加价;第二是核定国际贸易产品中碳足迹的方法必须简单、标识统一、试点推广。国际社会提出碳标签,是为了保护环境,稳定气候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品。与此同时,碳标签只是作为培养消费者和生产者保护环境和气候的一种方法,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另外,碳标签的实行需要核定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样会给厂商增加一定的成本,因此,消费者应该乐观面对产品的加价。
3. 碳标签的贸易效应
从碳标签的研究进度与实际应用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然而,随着国际社会对其的关注日益加深以及对环境问题和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视,推广碳标签的实际应用指日可待。碳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成为下一个隐形的贸易壁垒,碳标签作为一种国际贸易壁垒的新趋势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1)碳标签或成为发达国家进口商品的新门槛,影响出口国经济的出口。
一般来说,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水平更高,从而设置了广泛而又严格的标准和标志,碳标签在降低能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因而发达国家要求其他国家在出口产品或服务时标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然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在生产和加工产品时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加重对气候的不利影响,有了较高的碳足迹,不利于产品的出口,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对本国的出口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事实上,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绿色供应链已经形成了新的门槛。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型超市供应商开始对碳足迹的验证。目前,沃尔玛就已经要求供应商为产品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不能拿到订单,从而影响一国经济的出口。
(2)碳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会影响出口国经济的增长。
在短期内碳标签会影响相关产品的价格,对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经济增长等造成抑制作用。由于碳标签的产生,能源将成为一种更加昂贵的生产要素,尤其是绿色环保能源,为了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使自己的产品能够符合国际市场碳标签的要求,更多的出口国企业将使用绿色能源来生产产品。一段时间内将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降低出口国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因此,企业会减少生产,能源的消耗也将减少。碳标签的应用短期内会给出口国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损失,我们可以通过经济转型或是降低能源的消耗来降低这种损失。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碳标签的应用将促进相关代替产品的发展、降低环境的治理成本等,有利于出口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碳标签如果能顺利应用,不但能深化能源、资源领域的改革,同时也能推进产品的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保护好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绿色能源的开发。
4.碳标签的实践
最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碳标签的探讨不断更新,并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开始碳标签的推广活动。英国政府已经开始出资成立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Carbon Trust,并鼓励英国企业使用碳标签,并为其设计“足印”的形象,希望能够以标准化的方法来计算产品与服务的碳足迹。日本也紧随其后,主张公司自愿推出产品的碳标签,并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标识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足迹,这样能够是消费者理性的选择同类产品中温室气体排放更少的产品,并公布了产品碳足迹的技术规范。欧盟委员会也积极提出了新的制度对生物燃料的碳足迹衡量做出强制性的规定。法国政府也签发了贸易企业和零售商可持续发展的规定,并鼓励其对碳足迹进行核算。美国政府提出了三类碳标签的制度,帮助消费者选择更具环保的产品,构建一种环境友好的市场机制。与此同时,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碳标签都有了自己的标识。
随着碳标签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对碳标签的实践与应用跨出了第一步。英国最大的超市特易购(Tesco)市场份额达到31%,而且全球化程度也很高。2007年1月特易购的总裁Terry Leahy 强调长期以来要在所有上架的七万种商品上加注碳标签,并在2008年4月首先在其中20种商品上进行试验。2009年,Casino的碳标签首次行为受到了法国环境能源管理局的认同,法国政府号召国内所有零售商采用同类似的碳足迹与碳标签体系。在瑞典,很多的超市里面越来越多的商品贴上了碳排放的标签,此外,由于黄瓜和西红柿都属于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建议人们少食用这些温室种植的蔬菜。2010年,日本拟对农产品实施碳标签制度。2011年,美国的Timber-land 长期制定了在所有商品上向消费者提供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的目标,采用了厂家设计LCA方法,引用0-10这十个阿拉伯数字作为绿色指数来代表产品的环保指数,著名的百事Pepsico的附属公司生产的一些商品是最先加注碳标签的。2013年1月,建筑产品CE及低碳环保交流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在此次会议上,全球最大第三方公证机构SGS荷兰籍专家透露,石材出口欧美,不仅要办护照(指CE认证,明年起还将陆续要求“碳标签”。
二、 碳标签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双重效应
发展低碳经济和对外贸易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主题。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张,发展低碳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联系日益密切,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碳标签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影响。
1.中国碳排放量分析
碳排放量将成为碳标签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有助于我国从根本上解决碳标签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造成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中国碳排放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属于纵向分析,就是分析中国近几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规模变化趋势与增长速度。2007年到2012年,中国碳排放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从2007年的6533百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9217百万吨;另外,从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上看,中国二氧化碳增长率先增后减的趋势,2011年为9%,2012年为2.6%。
基于以上数据的分析可知,我国碳排放规模明显呈递增趋势,中国碳排放增长率一直为正,短期内我国碳排放将不会出现下降趋势,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碳排放量将随着其增长率的下降趋于稳定。
2.碳标签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
表2记录了我国从2008-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总值,我国的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增长趋势,除了2009年略有下降。从表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国,同时,碳标签主要是发达国家在推行,因此,碳标签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发达国家以碳标签作为门槛来限制我国的对外出口,将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打击。
表2 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主要国别和地区总值
单位: 亿美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
美国 2523.8355 2208.0222 2833.0373 3244.9272 3518.0183
香港 1907.2903 1662.2857 2183.2172 2680.2540 3235.2801
日本 1161.3245 978.6766 1210.6131 1482.9807 1516.4856
韩国 739.3199 536.6972 687.7113 829.2362 876.8128
德国 592.0895 499.1638 680.4737 764.3471 692.1767
荷兰 459.1858 366.8391 497.0576 595.0001 589.0488
印度 315.8538 296.5604 409.1880 505.4317 476.7366
英国 360.7274 312.7794 387.7115 441.2511 462.9945
俄罗斯 330.7585 175.1858 311.4055 389.0383 440.5766
新加坡 323.0581 300.5194 296.7655 290.9182 407.525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资讯网 |
(1)发达国家通过强制手段加注碳标签,限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早在2007年的时候,英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专门成立了碳基金组织,通过这种方法来鼓励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到目前,假如厂商的产品要想在英国超市上架,就必须贴上碳标签。注明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除了英 国以外,其他已经有十多个国家也开始施行碳标签。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出口大国,很容易受到碳标签的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 碳标签将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降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
目前,碳标签的初步应用与发展都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着,就我们国家来说,要想获得碳足迹的认定与碳标签的加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以及申请价格,另外要建立碳标签机制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我国主要出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服装、玩具、家电,利润本来就比较低,一旦增加碳标签的认证费用,将导致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
(3)碳标签将成为国际市场准入的障碍和绿色保护主义的壁垒以及新的技术贸易壁垒,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
据统计,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国际上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贸易组织还没有完善的环境与贸易协调处理机制,这样,很容易让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的名义,施行以碳标签作为贸易保护制度。我国由于国内的技术水平较低,生产的产品温室气体的排放较高,然而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技术需要比较高的投入,我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进和采用。如果碳标签和其他标签一样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很有可能被一些国家或厂商利用碳标签来设置贸易壁垒,并把碳标签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导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4)碳标签可能成为征收“碳关税”的税基。
碳关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主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型产品。虽然目前国际上没有碳关税的征收案例,但是,随着碳标签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碳标签认证制度和碳排放量的核定和计算的发展成熟,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等发达国家会以碳标签作为伪装来征收碳关税。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称,一旦碳关税全面实行,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产品将面临26%的关税,出口量将下降21%。因此,碳关税不但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将影响我国的就业、劳动报酬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
表3是基于我国2012年的价格与2012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数据,利用碳关税可计算在不同碳关税税率下对中美进出口变化额进行宏观分析。此表是中国科学院提供的不同贸易碳关税下我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变化率的预测数据,研究的对象是各碳关税税率下进出口额的变化率。出口总额变化率随着碳关税税率的升高变化率越来越大,而进口总额变化率则出现波动的情况。
表3 我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变化率的预测数据
碳关税税率(美元/吨碳排放) 出口总额变化率(%) 进口总额变化率(%) |
10 -0.166 -0.022 20 -0.330 -0.042 30 -0.494 -0.063 40 -0.657 -0.084 50 -0.772 -0.021 60 -0.935 -0.057 |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
3.碳标签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正面影响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放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碳标签的到来刚能够顺应其发展,碳标签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而我国的经济转型和调整产业结构是为了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碳标签将为我国改变出口贸易结构与方式提供有利的环境,从长远来看,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以规模取胜,出口商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单一,缺乏整体竞争力。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碳标签正好能够为我国出口企业经济转型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契机。
(1)碳标签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机遇。
碳标签制度的实行,可能会导致我国部分温室气体排放不达标的出口企业。最重要的是碳标签将会为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消费者对低碳环保产品越来越亲睐,加注了碳标签的产品将比传统的同种产品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低碳产品能够在未来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碳标签制度所创造的新市场,进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在碳足迹的计算中,运输是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节,因此,我国需以碳标签为商机,致力发展低碳运输。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空运才是产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空运虽然运输时间短,但是,其碳足迹是陆路运输的10倍,更是海洋运输的50倍。此外,海洋运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海运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港口和集装箱吞吐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以及海运船队规模世界第四。因此,碳标签制度的实行为我国海运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应在已有的基础上发展绿色航运,实现国际贸易的低碳物流。
三、应对碳标签影响的对策选择
1.建立碳标签专属机构,积极进行碳标签制度试点工作
随着国际社会对碳标签的研究不断深入,我国也必须充分意识到碳标签在以后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成立应对碳标签的专属机构,其中包含着碳标签制度的研究机构和产品碳足迹的认证机构。
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碳标签研究体系,专门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碳标签制度的不同进行分析比较。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和国际贸易伙伴在碳标签制度领域的合作,认真学习并引进其他国家或地区实行碳标签的成功经验。然后,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同时在碳标签的具体实行以及碳足迹的核算标准方面缺乏研究,所以,成立产品碳足迹认证机构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碳核算标准和碳足迹认证标准,同时结合我们国家自身的环境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综合研究成立专属于我们国家的碳足迹认证机构。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碳标签进行任何的实践,国内很多的企业对碳标签还是很陌生,所以在国内进行碳标签制度的试点工作尤其重要。对相关产品从原材料到消费的全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从而熟悉我国对于碳排放的核定方法以及碳足迹的认定。促使消费者和企业对碳标签有更多的了解,并积极使用低碳环保的产品。
2.加强碳标签的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种高速发展是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前提的。改革初期,我们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了环境的破坏和气候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拯救我们地球,改变气候变化的问题,碳标签应运而生。因此,我们应该借助媒体和环境监管部门的力量大力宣传碳标签的真谛,使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全球气候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少用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产品,如果碳标签能够尽快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加明智的选择低碳产品。
3. 灵活运用碳标签制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的产业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它的主要特点是高投入、高排放、高能耗、低收益,主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出口数量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来获得微薄的利润。虽然我国生产的产品由国际市场消费,但碳排放量却计入我国排放总量中,并且短期内这种计算方法还无法改变。如果我们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造新一轮经济增长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必须转变出口方式,以技术作为拉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因此,改进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的研发投入,将我国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竞争力创新型经济。与此同时,碳标签制度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出口方式转变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为此,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发新的低碳技术
在国际贸易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交流尤为重要,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我国想在碳标签方面取得主动权,就必须积极参加国际气候变化的谈判,并且主动要求参与制定相关政策,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通过国家间的环境交流,缓解和改善国际环境关系,做好我国应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发新的低碳技术,也将成为应对碳标签的途径,低碳技术能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在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投入时间和金钱是一种长远的回报,比如,发展低碳国际物流就是属于低碳技术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