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员张久松指出,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推进,各地区的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因此各种特色产业园区应运而生。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发展园区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4年1月8日,华为与天安云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议在天安云谷项目平台上,深度合作创新,借华为在新一代通信产业方面龙头优势,助力天安云谷“云产业集群”。签约仪式后,还举行了智慧园区高峰论坛。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员张久松指出,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推进,各地区的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因此各种特色产业园区应运而生。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发展园区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产业园区的数量呈现快速飙升的态势。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已批准了43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家省级产业园区。虽然我国园区数量众多,但由于受法律、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在园区规划运营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园区产业定位不清楚,产业结构趋同,一部分园区开园后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二是研发能力不强,创新环境建设滞后,园区企业无法盈利。三是产业集群能力弱。大多数园区盲目发展,区内企业关联度不高,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难以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四是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绝大部分园区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的,并以经济最大化为目的,而没有充分考虑对环境的污染。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园区运营模式深度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共同促进下,企业管理型将是未来园区运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运营管理模式与园区环境的适配性是决定园区运营效率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在园区运营管理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升园区运营效率:一是园区运营组织架构的先进性与适配性;二是园区主要目标客户的产业链成熟度;三是园区配套服务的集群化。
张久松认为,中国正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各种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未来园区的建设要改变“要数量,不要质量” 的发展理念,由粗放式转化为集约化、信息化、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模式,园区的运营应当以协助企业发展为根本,为企业的持续盈利提供必要的服务,使企业更加安心于扎根当地,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