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首任北京大学校长短短的五个月生涯(《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二十四)


严复首任北京大学校长短短的五个月生涯
严孝潜
严复在1912年5月4日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职以后, 6月2日,政部通令京内外各衙门,“凡薪水在60元以下者,照旧支给,其在60元以上者,一律暂支60元。”这条行政命令立即在北京大学教职员工中引起混乱。严复作为校长,对此十分忧虑,他认为“学校性质与官署殊,强令从同,立形窒碍”。于是他撰写了一份《上大总统和教育部书》的说帖,上呈袁世凯和教育部。严复在说帖中写道:“为今之计,除校长一人准月支六十元,以示服从命令外,其余职教各员,在事一日,应准额全支,以示体恤,而昭公允。”后来,严复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北京大学教职员工的薪水仍然全额发放,克服了政部减薪通令在教员中引起的混乱
7月3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北京大学职员不得在校外兼职的命令。接着7月7日教育部又突然下达了结束北京大学的命令。
北京大学得以顺利开学,严复倾注了很多心血,教育部的命令,将使严复的努力付诸东流,严复认为北京大学不可以停办,对教育部的决策,十分气愤。於是严复又向教育部撰写提交了一份《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陈述不可停办北京大学的理由。
当时的北京大学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严复也认为北京大学在课程、师资等方面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为此,严复又给教育部上呈了一份数千言的《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
由于严复的据理力争,7月10日教育部打消了停办北京大学的动议。北京大学自5月复学以后,在严复的领导下,逐渐走上正轨,显露生机。7月29日,英国教育会议宣布承认北京大学及其附设的译学馆均为大学,伦敦大学也宣布承认北京大学。间接地肯定地了严复的几个月来的工作成织。
8月,严复由于在春季向华俄道胜银行所借为期半年的七万两借款即将到期,而国库空虚学款仍无着落,遂分别向英国汇丰、法国汇理、华俄道胜等银行商借学款,但均遭拒绝。
8月26日,为了尽快筹措办学经费,以便秋季开学之需,严复又向比利时在华开设的华比银行商借20万两贷款,除偿还道胜银行即将到期的七万两借款外,其余的留作秋季开学经费。
9月中旬,严复又被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顾问官。
就在严复竭诚尽力为北京大学的正常运转,东奔西走的过程中,他与教育部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对立和矛盾。本来教育部官员对财政部发出减薪通令后,自已的薪水只能月暂支六十元,而北大由于严复据理力争照常全额支付,就嫉妒不已,现在严复又被聘为总统府顾问。他们想利用严复在校外兼职,违反了教育部关于北大职员不得在校外兼职的命令,以这个为借口撤换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严复在9月24、25日写信给外甥女何纫兰时,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在信中“大学校事虽麻烦,然舅近者日必到校,实是渐已就绪,可望实力进行。不幸教育部多东学党人,与我本相反对;部薪析半,而大学堂全支,已是气愤不过。近又见舅得总统府之顾问官,以为月入必丰,于是更加嫉,百般设法动摇,欲令部中将大学校长更易。”
    与教育部的矛盾,再加上《国风日报》和《北京新报》对严复编造的许多谣言和人身攻击,现在又风闻教育部想要更易校长,令严复苦恼不已。严复在北大期间忍受了不少委屈,他虽然尽力委曲求全,但作为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并且事先知道了教育部想要改换北京大学校长的意图后,他绝不会坐等撤职,自取其辱。逐在10月7日正式提出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10月7日,当大部份北大学生得知严复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后,欲加挽留,在校内与反对严复的学生形成对立的两派,校内空气异常紧张,几至用武。教育部在当日为此发了一个训令,教育部在训令中,将更易校长原因,表面上归为“此次改任校长,本因严校长新授总统府顾问之职,责任繁重,若再以校事相属,恐有顾彼失此之虞。”而且还称赞严复“学问资望,世所钦佩”,但实质上是以新任教育总长源濂为代表的留日派,对严复的排挤。
从1902年5月4日就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至1902年10月7日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在这短短的五个月时间中,严复为北京大学的续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