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行人才培训营召集!


       这几年,境内外出现了毕业生为了将来顺利进入投行行业,在毕业前参加无薪实习的潮流。因为工作关系,我指导了不少这样的实习生。这些同学大多数后来都如愿进入了金融或资本行业,现在我准备结合工作需要,有系统的培训一些在读研究生。通过相关培训,这些同学将具备从事:证券分析师(宏观、策略和行业研究)、港股保荐、PE投资(公司分析)、跨境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夹层融资(投行和商业银行联动)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结构。这项工作将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12月为第一阶段。

召集的实习生条件:

在读的国内和香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对于证券分析、港股保荐、PE投资、跨境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产品中至少一个领域具有基础知识和浓厚的兴趣,有优秀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喜欢思考和研究,有耐力和时间。如有法律、经济、金融或会计的复合知识结构更佳。只要肯学肯干,我相信都值得培养。

培养方向:

1、证券分析--宏观分析(宏观对冲策略方向),行业分析(每人负责1个大行业,行业龙头公司追踪、分析)

需研究的行业为:

-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证券、资产管理、信托、保险、理财等)

-奢侈品消费

-快速消费品

-耐用消费品

-慢性病医疗和医药保健

-物流行业

-新能源发电

-环保和废旧利用

-移动通讯和IT

-文化、旅游和休闲

 

2、港股保荐--红筹股上市案例分析,小H股上市案例分析,买壳借壳案例分析,分拆上市案例,资源类上市案例分析,国际型企业上市案例分析,转板和多地上市案例分析

3、PE投资--估值,项目投资分析,项目增值和退出设计,天使投资,跨境投资,互联网新型投资

4、跨境资本流动-法律和交易结构设计

推荐阅读书目:自贸区政策和操作,香港证监会关于债券和股票上市的规则,台湾金融管理规则,新加坡股票上市规则,海外上市和债券发行案例等

5、跨境财富管理(产品)--中国大陆投资产品,香港投资产品,国际投资产品(香港以外,欢迎海外留学的同学参与),台湾证券市场和投资产品(欢迎台湾同学参与),新加坡证券市场和投资产品(欢迎留新同学参与),伦敦证券市场与投资产品(欢迎留英同学参与),大宗商品和衍生品(欢迎海外留学且金融数学或金融工程专业的同学参与),固定收益产品(欢迎固定收益初中级从业人员参与)

推荐阅读基础书目:固定收益证券,宏观对冲基金策略,金融衍生产品

6、夹层融资--银行融资产品,信托产品,券商理财,基金产品,保险产品(欢迎毕业后从事1-2年相关工作的同学参与)

7、收购兼并(M&A)--跨境收购兼并案例分析,法律和交易结构设计

8、(新增)英、法、日、德、俄专业高年级或硕士研究生,对世界经济、转型经济、发展经济学、国际金融或资本市场感兴趣,愿意通过参与翻译以上领域的专业文献或书籍学习经济、金融或资本市场知识的同学。翻译涉及的内容有: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收购与兼并M&A

-另类投资产品Alternative investment vihicles

-日本股市和日元汇率衍生产品(日语专业或留日学生)

-欧洲证券和货币市场(德语或法语专业以及对金融感兴趣的留德、留法学生)

-东德转型(德语专业或留德学生)

-俄罗斯经济和转型(俄语专业或留俄学生)

-苏东转型

9、行为金融学研究

请对以上某个领域有兴趣的同学和我联系,将你的简历发往[email protected], 说明你希望参与的领域,以及对其认识程度(如所学的相关课程、读过的有关专著,以及有无具体做过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会筛选并与合适的人选联系。

       这个训练营不会承诺给你一个工作职位,但是会让你在几个月的实习中,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要求、工作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一些和真正的该岗位员工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成为你走入职场的“黄埔”训练营。

       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有梦想,还等什么呢?作为在实业、咨询、研究、商业银行和投行从业超过20年的“老兵”(个人简介http://charlielzheng.chinavalue.net),我来带你走一遭!

       我从来不怕人笨,怕的只是你不努力和没有耐力坚持下去。

已经报名和入营同学名单(更新,报名的同学不公布全名,其余为已入营的同学,已工作人士为列出):

香港中文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姜楠

香港城市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文晨(结束)

香港大学金融在读博士研究生 耿恒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 叶宇

 

关于报名是否被接受的说明:

我几乎很少直接拒绝报名人,但是最终能够一起跟着走下去的人,十个人之中,最多只有一、二人。大多是因为好奇而在开始就掉队,或者定力不够在中途不了了之。有些同学在EMAIL联系几次之后就没有回复,或者对于已经安排的学习任务或准备工作没有提供结果,实在是遗憾。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工作中进行训练的方法,与学校科班式的学习大有不同,所以请做好心理准备,下定坚持下去的决心,否则只能是徒劳无功,而且耽误大家的时间。因为是依靠网络联系,只有通过一些练习成果,才能判断对方是否具备培训和训练基础,所以,如果只是好奇而报名,是很少能修成正果的。

关于非在读学生的申请:

可能存在2个问题,一个是工作中的申请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断断续续或者根本就无法坚持;另一个问题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也无法利用学校的研究资源,很难入门。凡具有上述一种情况的人,不适合申请,以免耽误大家的时间。但欢迎肯花时间参与且在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士。

非在读学生,请在发EMAIL时除了简历,附上一份自己参与的相关类型工作的报告或能证明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