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力发展煤炭物流 提高煤炭物流运营效率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能源行业研究员翟坤认为,建设煤炭物流园区是提高煤炭物流整体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煤炭物流园区,能够有效整合煤炭运输、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资源,提供交易、物流、信息、结算等一体化服务;能够整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环保和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煤炭产业;能够灵活调动民间资本,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2014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煤炭物流发展规划》,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增强煤炭稳定供应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年运煤能力达到30亿吨,相当于2012年22.6亿吨的1.3倍,并重点建设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30个年流通规模2000万吨级的煤炭物流园区。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能源行业研究员翟坤认为,建设煤炭物流园区是提高煤炭物流整体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煤炭物流园区是煤炭物流的中间环节,是优化煤炭运输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通过煤炭物流园区,能够有效整合煤炭运输、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资源,提供交易、物流、信息、结算等一体化服务;能够整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环保和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煤炭产业;能够灵活调动民间资本,发挥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的优势,保障产业链健康,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翟坤指出,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煤炭物流园区的兴建,煤炭运输困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也暴露了其深层次的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全国各地的煤炭物流园区布局上存在地区分割、部门分割、企业分割等问题,导致了部分物流园区效益低下、物流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缺乏资源整合。部分园区业务经营和管理方式落后,流通环节信息滞后,致使煤炭物流费用居高不下。三是缺乏专业人才。煤炭物流园区对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不够重视,导致园区管理水平、运营水平低下。此外,少数煤炭经营企业和煤炭物流园区借发展煤炭物流之名,大肆圈地发展物流地产,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不良影响,这都极为不利于我国煤炭物流园区运营效率的提高以及煤炭物流的发展。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物流园区深度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指出,提高我国煤炭物流园区运营效率、加快煤炭物流发展,首先需要注重各地园区总体布局规划。在规划新建煤炭物流园区时,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内现有各煤炭物流节点的布局情况,优化煤炭物流园区的选址和煤炭物流节点的总体布局。其次,要加强物流园区内部资源优化整合。煤炭供应链管理者应不断规范煤炭从入园到出园的一系列包括装卸车、加工服务、库存、园区内流动等业务流程,统筹设计园区与煤炭产地和外运出口的连接方式,在实现科学发展的同时,杜绝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其三,需要加大审批和监管力度。在项目审批及立项阶段,应加大对新建煤炭物流园区的审批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和社会效益分析,杜绝盲目建设。最后,需要发展现代化煤炭物流模式。在煤炭物流园区的发展过程中,要及时引入现代物流理念,着力发展煤炭物流的标准化,加强对整个煤炭物流供应链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