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商务部“电子商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透露:“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有62家开展网络零售,经营网店数量超过70家。企业卖家正逐步成为网络零售的主流。”
从全球角度来看,网购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正如,笔者在《店长》杂志专栏文章中所述,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不上网,就上吊”,或者说,在WEB2.0时代,企业所需要做出的选择,不是上不上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上网,怎么样上网的问题。
在第7期《店长》杂志笔者专栏文章《左手门店,右手网店》中,我们又作出了“随着指尖消费时代的真正到来,我们有理由预计,‘左手门店,右手网店’必将是今年电商大战的显著特点,也必将是未来消费品零售市场上的最鲜明特征”的趋势预判。
个人认为,随着移动智能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还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改变,网络零售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甚至不排除大大超过商务部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既定目标的可能性。
便宜不是生产力,便利才是。网购对于买家们的意义,不仅仅是价格便宜,而是“随时购买,随便收货,随需服务”的方便和便利;对于卖家们而言,则不仅仅是减少成本,降低价格,而是“节约成本,节省时间、节约资源”的挑战和升级。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网络零售对于传统零售方式的革命,更是对传统零售业一种促进,是后者进化升级的助推器和发动机。是以,从线下生存向线上、线下两栖动物进化成为传统零售企业面对互联网零售挑战所必须作出的反应和选择。
故而,O2O、One Body with Two Wings(一体两翼)、Full E-commerce(全方位电子商务)、BOPS( Buy Online, Pick Up in Store,在线购买,到店取货)等开始成为全球零售业界的热门词汇。也驱动着传统零售企业从Best showrooming,橱窗效应的受冲击着向BEST shopping room,全方位电子商务的受益者转变。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所说:“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融合,目前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线上和线下融合,线上营销、线下成交或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模式正在加速形成。随着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带动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所以,个人认为,面对互联网零售大潮,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所应持有的态度,不是跑掉,而是拥抱;不是如何逃跑,而是怎么“淘宝”。
从个人掌握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线下传统零售企业选择了后者,相继触网或准备触网。我相信传统零售企业“家家上网,店店上网”的局面可能短期内不会出现,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企业触网,网购卖家企业化必将成为网购革命的下一站,成为第二次网购革命最鲜明和主流的特征。
另外一方面,网络零售经营主体个人化已经不再是趋势,而是制约我国互联网零售发展的最大瓶颈,最大问题,已然成为共识,在此不做赘述。尽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个人网店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随着我国互联网零售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个人网店的企业化(或:个体经营户化)必然会成为主流趋势。
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网购卖家企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一大趋势的两个方面。但是,对于如何触网?选择什么样的一体两翼策略,不同的企业显然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个人认为,在触网选择的第一步--建网开店还是租网开店方面,不建议选择前者。因为,前者最贵的不是建站成本,而是吸引顾客的成本,而后者虽然需要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手续费、推广费等,但有客流,有转化率,却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而是资源的问题。或者说,是在人迹罕至的山谷里开店,还是在人潮如涌的闹市里租店,已经不仅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智商的问题。
最后,卖家企业化对于网购一族而言,不仅仅是更方便,更便宜的问题,而是更便利、更放心的问题。这一点使得我们对于网购卖家企业化,买家信心信任化的趋势将更加深信不疑。(本文原发表于《店长》杂志2013年11月刊,平面媒体如需转载,须征得本著作权人及该杂志社联合授权)
端木清言:原名吴咸建,现任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长期从事家电流通市场研究、海外情报编译、家电生产及流通企业决策咨询、经营辅导、员工培训等工作。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o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