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企混合改革,笔者认为这是不想通过重组并购的一种“微创”手术,但是仅仅引进民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中央为了迎合民间反腐败反垄断呼声的一种条件反射。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市场化从下而上的改革,这是从上而下的“微创”改革。笔者认为,这种改革并没有从企业产品竞争力、利润率、品牌影响力角度去改革,只会耽误改革时间,改革红利像冰棍一样融化了。
笔者认为,这种承载着过多的政治色彩、社会舆论色彩、反腐败色彩的国企混合改革,虽然能够给企业洗个大澡,但是并没有促进企业产品利润率、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把民间资金引进来,将来如果国企因过多的房地产资产因房价下跌,导致资产缩水,变成民间资金的冰棍融化,将来,民间资金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很多骂街的声音。
所以,国企混合改革即迎来了民间资金进入国企的赞美声,但是,将来民资会因资产缩水产生新的反对声音、骂街声音。虽然中石化改革很少设计这种房地产资产,然而很多国企拥有房地产资产,将来产生骂街、反对的声音在意料之中。
笔者认为,国企分类改革虽然进行竞争类、公益类、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类等划分,退出竞争类未必是个好主意。相反,笔者看到的是三桶油在国际上成为“叫花子”,买的油每桶比美国贵,买的石油矿都是劣质的、开采困难的、而且溢价高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这不是叫花子又是什么?
国企改革如何改?
笔者认为,目前的国企改革国务院仅仅是出台政策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国资委和各省市自治区为改革单位是不够的,一定需要一位副总理成为国企改革委员会小组,该小组吸收企业竞争力、创新、品牌等研究专家,然后通过一个行业全国所有的国企如何进行一揽子改革讨论,可以把一个行业的国企资产品种、收入、利润等进行列表化,让大家发表意见,进行改革的战略意见。形成一定的共同意见,才是进行折股抱成团成股份制大型企业的依据,也只有这种改革定型后的股价才是吸引民资进入的依据。
很明显,国企改革退出竞争性是个馊主意,不让国企并购重组仅仅引入民资,就不用担忧国资流失,实际上,这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改革,这就是笔者提议副总理担任国企改革委员会领导人的目的。
如果国企不是以一个行业全国所有的国企为重组并购对象,那么,这只能是耽误改革时间,改革红利只能成为冰棍融化了。
中国国企改革喊得好听,什么改革是巨大的红利,好像打着改革的旗号,就必定有红利,实际上这是误导。至少到目前为止,像广东省东莞等城市的改革,并没有看到转型成功,请问哪来的红利?
另外,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功,也并非全是制度红利。产品的流通才是产生红利的一半原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没有技术上的多少提升,但是经济发展却是高歌猛进,这是产品的流通全球产生的红利,制度红利影响不大。
很明显,中国过度地吹捧制度红利、改革红利,实际上是一种浮夸风,不是求真务实作风,不利于国企改革的市场化顺利发展。
国企如何市场化从下而上改革呢?
笔者认为,以全国一个行业的所有国企为背景,进行以相同产品抱团组建股份制大型企业为框架,然后通过销售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包装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制造创新、款式创新等等,这才是快速提升国企竞争力、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的作法。
我们以钢铁业为例,我们把全国所有促进车厢、火车轮的钢铁厂,进行一条龙整合,形成一个大型股份制企业。我们把所有促进汽车用钢的资产全部并进宝钢集团,形成股份制大型企业,把所有取向硅钢、无缝钢管资产并入武钢集团。我们把所有火车用钢的钢铁资产并入马钢集团,形成股份制大型企业。我们把所有建筑使用的螺纹钢形成一个大型股份制企业,把全国各种型钢也形成一个合并。
通过笔者的全国国企同产品合并给最优企业后,就没有引发同质化了,也就没有价格战了。如此,国企改革就没有后院起火了,然后,通过进行销售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制造创新等等,这才是国企钢铁业改革出路。
根据股权百分比,把相应比例的税收、GDP、利润回归到原来地方政府管辖所在地,就没有意见了。我们回顾现在的国企混合改革,并没有看见各种创新,所以混合制国企改革是无效的。只能耽误改革良机,让改革红利像冰棍融化。很明显,笔者并没有看见大量的制度改革红利、国企改革红利,相反,看见改革红利像冰棍一样融化了。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服装战略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创新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创新最好研究),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企业各种创新带来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