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众筹经济忽悠了谁?


      近年来,粉丝经济、众筹经济、互联网思维一直被过分地放大,以为任何商品与这三件宝贝挂钩,就会乌鸡变凤凰、稻草变金条。由于国内老百姓大多数不懂,结果就是被忽悠。

 

小米雷军就是提倡粉丝经济、互联网思维的带头人,实际上,过度放大了粉丝经济、互联网思维。让小米成功的主要是产品质量比较好、性价比高,这些借助粉丝、互联网是火上浇油,形成112的效果。问题是,如果没有火,请问把油浇到任何柴火上都是无效的。很明显,粉丝经济、互联网经济都是油,而产品质量是不是火,才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

 

有的时候,一些名人利用粉丝进行电影投资,结果由于粉丝的捧场而成功,但是,过后,粉丝发现上当受骗,那么,粉丝也就会远离名人投资电影的捧场了。毕竟小说作家、散文家与拍电影毕竟属于不同的领域。

 

而众筹类似于大众投资大众捧场,但是,由于众筹投资者数量大大低于粉丝数量,所以,众筹投资电影未必能够成功。不过考虑到百度、阿里粉丝比较多,通过众筹可以类似名家粉丝的效果。但是,百度众筹投资的《黄金时代》首日票房仅1060万元,当初众筹时根据票房低于2亿元、3亿元、4亿元、5亿元、6亿元、高于6亿元,对应的预期回报分别是8%9%10%11%12%16%

 

问题是,不仅百度众筹失败,就是阿里众筹的《魁拔Ⅲ》,101日至6日,票房不超过2000万元。

 

但是,投资《黄金时代》是7000万元,投资《魁拔Ⅲ》是3000多万元,很明显,众筹经济也是在忽悠老百姓。

 

相反,现在的“分享经济”从小处着眼,通过充分利用资源,比如,有车、宾馆、车位的,实际上,车位由于白天夫妻上班,晚上下班,导致白天空关,如果车位、车库对外出租,即解决了停车难,又能够得到一笔收入,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同样,很多宾馆房间,白天并没有旅客入驻,可以进行出租两三个小时,这就是现在的小时房。比如,工薪阶层上班后,由于白天不能下班就用不着车了,那么,车子只能空置,如果通过出租公司或租借收费,那么,就是充分利用了。如此,用不着大家大量买车、造车库了,大大提高了使用率。

 

我们再来看阿里巴巴网站,很多小微公司网店没有流量或流量及其少,如果算上各种费用,却是亏钱一族。对于这些烧钱一族的小微企业,与其耗时不如主动抱团同类产品公司,组建大型公司,然后通过综合创新,如此就能摆脱现在的耗时这种僵尸企业的作法。很明显,互联网思维也是一种误导。

 

为什么粉丝经济不能继续成功呢?

 

笔者认为,各种1元看电影、各种下载平板影视播放电脑、各种流媒体影视视频的出现,为现在看电影提供了便捷、便宜、随时随地可以继续看影视剧的可能。那么,请问,谁还会愿意花大量资金、大量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呢?今年夏季,美国电影票房惨淡,那么,中国国庆黄金周票房惨淡是否是美国电影票房惨淡的渗透?是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离开产品质量、性价比,仅仅提粉丝仅仅、众筹经济、互联网经济,都是对老百姓的一种误导。通过百度阿里众筹电影的失败,我们发现粉丝经济、众筹经济已经失败了。即使是互联网经济,如果离开产品质量竞争力,也是失败。粉丝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确会被利用一把,但是,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后,就会不再被利用了。另外,各种流媒体、各种便捷携带的视频播放平板手机,让欣赏影视剧更加便宜、更加便捷、更加随意、更加随时,如此,耗时、耗资、不便的电影院难以具有吸引力了。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