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推行的具体措施


  1、合理化提案活动

  TPM活动展开后,要鼓励所有人员参与进来。合理化提案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广大员工快速的融入到TPM的活动中来,也促进大家关注身边的隐患和问题,并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法。

  (1)合理化提案活动的意义

  改善活动的顺利推行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并积极响应的,否则,提案活动的开展只能是纸上谈兵,看不到一点实际效果。

  TPM活动在推进时,要在公司的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提案氛围,使所有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是提案活动顺利推行的最好方法。前期推行的5S活动己经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并对员工的参与热情产生了一定的刺激,这就己经为提案活动的开展铺平了道路。TPM活动的推进,全员参与是关键,所以我们就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提案活动中来。我们通过对员工提出的提案经过TPM评审小组来进行评审,对提案进行评估,好的提案给予经济奖励,激励大家都参与进来。

  (2)公司提案活动开展的办法

  公司的合理化提案活动是一个按照等级划分,奖励分级为手段的改善活动,所以,依据企业资金投入来制定分级的奖励制度是促进员工提出高质量提案的最有效的方法。

  ①提案的处理流程

  公司范围内征集;收集并分类整理;专业人员进行评审;落实到个人或小组进行实施;对效果进行鉴定;奖励并通报全厂。

  ②合理化提案分类评定标准

  公司对征集上来的合理化提案进行分类评定,为了鼓励员工自主提案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无法实施的提案进行了标准化的设定,让员工能够深入了解。

  ③合理化提案的等级标准化及奖励措施

  为了提高员工的热情,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对于那些为公司创造有形或无形效益的提案按照实际效果的大小进行分级奖励。对于一些无法实施的提案,为了鼓励员工自主提案的积极性,也进行部分奖励。

  ④合理化提案接收和处理

  对员工提案接收后要进行合理的整理和评比并进行一定的奖励,另外,除了对提案人员进行奖励外,还要将提案的处理过程进行标准化的规定。

  (3)持续开展提案活动的方法

  TPM活动的开展是要所有人员都积极参与的,如果参与的人员不够广泛,就说明活动开展的不成功,公司在推动此项活动的时候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全力宣传,鼓励员工去发现身边的隐患和问题,对于那些能够发现隐患和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提案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

  第二个阶段:全面推行,通过TPM小组活动,对征集上来的合理化提案进行评审,评出最优秀奖和提案最多奖,将竞争机制引入提案活动,让员工去积极发现问题。

  第三个阶段:持续的改进和持续的跟踪,对己经实施的提案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对于不能马上见成果的提案要进行持续的改进。

  2、设备点、巡检活动的开展

  点检制度通俗的说就是预防维修的一种新的制度。它包括专业点检和每日巡检,是TPM活动中计划保养的主要部分。

  (1)专业点检和每日巡检的意义

  点检能够及时发现机器异常,而且能够及时维护,以保障机器的稳定运行。

  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2)设备点检的内容

  ①巡检的主要内容有:

  设备点检:依靠五感(看、听、闻、味、触)进行检查;小检修:小备件的更换和修理;

  调整、加固:对于弹簧、螺栓、皮带等易松动部件进行调整和加固;清扫:地面、设备表面、标识牌等进行清理和打扫;

  设备润滑:及时检查设备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对于缺油的部位能够及时‘进行润滑;

  排水:对于容器装置进行排水;

  使用记录:对于巡检的你日工和检查的结果要进行及时记录。

  ②专业点检的内容包括:设备运行检查;设备隐患检查;设备精度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进行检查;零部件的检查及更换。

  3、实施步骤

  对于车间A, B, C类的不同设备要依据其重要程度,制定不同的点检和巡检制度,包括部位及周期都要区分开。

  ①点检的具体内容。点检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压力、润滑油情况、温度、异常声响、振动、松紧度等作为点检和巡检的内容。

  ②点检的方法。主要是运用看、听、闻、味、触五感为检验手段,对于一些重要的设备的关键部位应借助简单的仪器,如测温仪、测振仪等来进行测量。

  ③点检的标准。可以以量为标准也可以以性为标准。

  ④点检的周期。点检的周期可以大致分为年度点检、季度点检、月点检、周点检、日点检等,但是每一台设备的点检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来进行改变。

  ⑤点检的分工。可以分为专业、运行、操作这几样。

  ⑥点检计划和点检表。我们将需要点检的内容制作成专用的点检记录,并将记录下发到各个设备对应的岗位,方便人员进行点检时及时的进行记录。

  ①点检的培训。参加点检的操作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点检实施前要集中进行培训,主要包括点检内容、方法、部位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具有专业的点检能力。

  ⑧依据记录发现的情况今早的制定计划并今早维修。

  ⑨对检修的结果来进行检查,并且验收。

  ⑩总结点检效果,促进点检制度持续推行。

  3、提高设备效率化的个别改善

  (1)开展个别改善的意义

  开展个别改善意义就是处理长期存在的设备问题和长期被忽略的设备问题,及在生产线上增加流程等的问题,以此来提高设备的效率。

  (2)个别改善的进行方法

  ①调查和统计分析

  专业的人员每天对设备和产品进行检查和记录,并且将每天收集的数据制成图表,并且按月进行统计,将生产的不良项目制成柏拉图,以此来分析改善问题的点。在这些统计项目里至少要包括六大损失的内容。

  ②改善设备的选定

  通过我们对问题项目的分析和研究之后,需要对那些故障率高、不良率高的设备,或是在单位时间内对产品的产出数量造成影响的瓶颈设备来进行优先考虑,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选定的设备能不能再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较好的改善效果,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参与个别改善的热情,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展开。

  ③改善主题的选定

  通过柏拉图的分析,在这些项目里损失最大的项目并不一定是我们马上要进行改善的项目,因为这个项目可能是我们目前工作中无法解决或是不能短期内见成效的项目,所以我们选定主题的原则应该是:力所能及的,能在短期内看到显著改善效果的。

  ④改善小组的确定

  改善小组成立的基本原则如下:成员里必须包括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例如,产品的质量问题必须包括品控部成员,设备的技术问题必须包括车间的技术人员及机动处的专工等,此外小组的领导必须是管理级的人员担任,可以起到较好的沟通和协调、召集的职责,同时TPM推行委员会的成员也应该包括在内,这样可以使TPM专员能够更多的了解现场活动的困难点,同时,也能增加和学习一些技能,使将来的活动开展,提供更好的思考范畴。

  ⑤改善计划的制定

  改善计划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有:改善计划应该首先选定一个责任人,此责任人来对项目的改善进行规划,并对改善的进度进行跟踪和对改善的效果进行确认,改善计划除了有日计划外,还应该有月计划。同时,还应该包括计划内各阶段改善的程度,包括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的评估都应该预估出来,这样才能看出此计划是否可行。

  ⑥改善的实施

  应用IE各种方式、PM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改善

  ①改善成果的推广

  公司应该定期开展一次改善的成果展示会,请各TPM小组参观改善项目,将改善的资料做成含有改善实施关键点的经验案例,以此大规模的推广,达到公司全面提升的目标。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推广应用,让我们的员工对于己经发生的问题不在只注重问题的表面,而是以5W2G及连续5WHY的方式,对问题作出剥析,务必找到问题的症结,再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