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绿色是不可忽视的建材产业大势,绿色是建材产业的潮流,绿色赋予了建材产业链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值得重视的是,建材产业发展需要与总部经济战略理念紧密结合。
总部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在某经济领域或区域的核心,以追求单一产业价值观为目标,将创意、决策、组织、指挥等高端智能的所有关联环节进行大规模的聚集,使之产生极化与聚化效应,由此扩散出彻底颠覆松散经营模式的经济效能和效益,进而拉动整个行业领域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总部经济是“人”的经济,总部经济的核心是人,创意、决策、组织、指挥等人才资源既是总部经济的首选资源,也是核心资源。
用总部经济理念洞察建材产业,发现建材产业一直在极化。建材产业经历了洞穴时代、茅草时代、土木时代、砖瓦时代、泥砖钢材时代、玻璃泥砖钢材时代、功能建材时代、绿色建材时代等等,未来将走向绿色智能时代、绿色文化时代。思考建材产业的极化趋势,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2014年上半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2013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的整体空置率达到22.4%,城镇空置房为4898万套,这个结论是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的数据:全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为22.4%,约为4900万套住房。商品房空置率为26.3%,约为2700万套。经适房空置率为23.3%,约为200万套。这一数据曾获得王志纲等地产大佬的认同。毋庸置疑,中国住宅房地产将进入深度调整时期,中国房地产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时期,未来的房地产业将进入产业地产为主、商业地产为辅的发展时期,与房地产业紧密关联的建材产业也将进入转型调整时期。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建材产业既要考虑健康、生态、环保等绿色需求,也要考虑满足产业地产为主、商业地产为辅的建材需求。
更进一步,随着人类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设备智能化时代,建材产业将进入绿色智能时代;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强烈需求,建材产业将进入绿色文化时代。
我在应邀参加中国宿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时,在2014中国绿色城市发展趋势论坛上发言谈到,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中国已经进入总部经济时代,宿迁应该发展绿色建材产业的总部经济,聚集绿色建材产业的高端智能,聚集绿色建材产业的创意、决策、组织、指挥中心,为了避免贸易壁垒应该把生产基地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这是宿迁市市长王天琦在主题演讲中谈到的建材产业企业经营困境的解决之道。
当然,北京秦升益的沙产业中的沙砖吸放水功能,北京王磊博士的新立基真空玻璃的环保功能,天津陈连华的祥华生态墙体砖的节能、隔音、隔热、隔冷、防潮、防冻、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抗震强度高等功能,以及其它各种新材料表明,绿色建材行业永远需要创新和新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