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之后有伯南克吗
文/王杰
央行对房地产市场的救赎表面上是针对全国楼市价格下跌的,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为了应对美联储QE退出的溢出效应:中国楼市价格在本年度二季度高位松动,三季度才初步下行,央行何须如此风急火燎大动干戈。
人们多么希望经济能够开始复苏,并走向繁荣。
但是市场内在的运行趋势并没有给出这样的理想预期。
利率下行但经济也同时在下行,这种同步性反映出的经济景象是可怕的:其一,总需求持续下降,没有止跌迹象;其二,信贷需求疲软,政策性信贷扩张乏力;其三,央行货币政策没有受力点,资金徒然高位空转。
央行主观压低利率一旦遭遇外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内在主观与外在客观双碰头必将引发套利资本出逃,击发市场利率上扬,新一轮钱荒引发金融危机。从全球环境来看,四季度美联储QE退出会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
在四季度,王杰律师认为,央行对房地产市场的救市政策只是慰籍心灵的鸡汤:一,金融机构信贷负债成本并不支持房地产低息信贷扩张;二,美联储QE退出,年内第二次资本流出潮启动,楼市存量资本继续流出,房市供给压力再次加码,价格下行趋势继续加强。
央行的救市只是提前为楼市服下一片止痛的安定。
在四季度,股市资金也开始流出,四季度末,随着美联储加息政策的临盆,股市存量资金会全面出逃。在四季度,中国证监会加紧批发IPO 的行为将加速资金出局进程。
四季度,打新股的投资者需要把心提到嗓子眼上,如果被套牢,那就应验了证监会和交易所发新股时吹出的打新风险魔咒。这些年来,证监会最多的改革就是IPO改革,但屡败屡战,其中奥妙,乐此不疲。每次发行新股,都会改革一次,但每次新股都会遭到爆炒,为什么呢,因为每次IPO发行窗口期都选择在股市反弹时期——多在政策刺激区与市场反弹底重合时期。在股市下跌区间,证监会关门谢客,从来都不会IPO。如此改革,新股不遭到爆炒,老天不会答应;如此改革,IPO上市公司不打造出中国新富豪天理也难容。
在四季度末期,中国债市将完成其历史大周期转折,债市融资将成为不容易的事,其实,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2009年,周小川行长建了一个池子,把吸水龙头安在了美联储的出水口上,吸进了美联储释放的超级流动性;现在,美联储建了一个池子,把吸水龙头安在了周小川行长池子的出水口上,开始从中国央行的池子里取回超级流动性。无论中国央行释放多少流动性,都会曲径通幽流进早已被伯南克设计好的池子。
两个池子的差别在于:周小川做池子是被动的,伯南克设计池子是主动的。
没有理由抱怨周小川先生,他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最优秀的央行行长: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央行配合政府投资刺激经济至少给中国人多带来了这些年稳定和繁荣的生活。
格林斯潘之后,美国有狡黠的“扭转”大兵白胡子伯南克。周小川之后,中国会有自己的伯南克吗,至少目前群体中还没有发现。
谁会危难之际恃才挺身而出,拯救中国金融溃败险境。拭目以待。
周小川之后有伯南克吗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