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文
又有官员失联了。徐州沛县商务局党委成员、招商管理局副局长刘某近日被曝出欠下大量债务后“失联”。11日,商务局纪委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刘某确实已有近7个月没有上班,目前也无法联系到本人,刘某目前身在何处,单位也不知晓。根据初步调查,刘某确实欠下大量债务,但具体数目无法明确。县政府已对其做出辞退的处理决定,目前正在走组织程序。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假不到被辞退的上限是15天,而刘某失联如此之久,姗姗来迟的辞退,就像脱掉裤子打响屁——造造声势、做做样子。亦如隔山打鸟、隔空喊话、落为笑柄。其实,刘某失联的过程并不神秘,只因监管与“寻人机制”失联在先。所以还是那句老话,遏制官员失联必先找回监管。
我还注意到,最近尽管不断有官员失联,甚至失去生命,比如山西晋中一国土所长小便后失踪死亡等“吸睛指数”较高的新闻,微博、微信上的网友,似乎早就见多识广了,对此类报道现在都显得表情冷漠。原因很简单,不外乎还是官员“失联”镜头频频出现,加之那些走丢于国外的官员本来就不少,在众议哓哓之后,后期究责举措却一直疲弱。多来几遭这样的“失联剧”,网友将此类报道当作饭后谈资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所以,官员失联不新鲜,稍有点新闻价值的倒是网友对官员走丢的“审丑疲劳”。
未经媒体曝光的不说,单就公开报道的失联官员便不少。温州鹿城区原区委书记杨湘洪去巴黎考察后悄然不归,至今没有任何下文;上海卢湾区原副区长忻伟民出国失踪半月之久后,在某一天却又神秘回国,个中缘由无人诠注,违纪违法无人追究;原安阳市委副书记李卫民在人间蒸发达3个月之久后,河南省高检才以“涉嫌受贿罪”对其立案,事实上,这已成了放反腐空炮;内乡县人防办主任(正科级)杨红彦无故脱岗失联了7个多月,目前无法确定其行踪,县政府也很无奈,贴出公告寻人,责令其5日内必须回单位报到,否则要开除。据之后的追踪报道称,杨红彦没有理睬“公告警示”。
其实,以上提及的几个失联官员,失联的过程一点不神秘,只是我们的“寻人机制”长期停摆。拿县招商局刘副局长,他失联得一点不彻底,只要单位要专心找人,恐怕找到的机会是很大的。该县商务局纪委负责人就称,“在商务局最后一次派人到其亲属家做工作时,对方明确给出‘回不来了’的答复。”这至少说明,刘某与家人的联系路径并未断裂,真正断裂的是机关与公职人员的联系通道。不仅是刘某的家人,就是他的同事,对其也并非毫不知情,有人就称他曾欠下百万巨债,有人称他曾欠同事五万元。对单位来说,循着这些轨迹尽快找出刘某,应该不算什么高科技。
实际上,我们对每一个失联官员,应保持高度警觉、高度使命感的追究态度,一天也不该懈怠,紧抓有用信息,尽量找到“失主”,并提升追究机构本身的级别,增加硬件配置。特别是对那些级别较高,已有外逃他国迹象的官员,我们应在他们尚未将国外的“安乐窝”筑暖变稳之际,动用高级别机构介入并启动外交程序,尽快将其押回国后严肃处理。
如此,才能进一步守好国门,扎紧篱笆,防止新的官员走丢国外,防止像刘某这样的官员,失联长达7个月,我们才动用追究机制,对其作出辞退处理。而此时的辞退,不仅于事无补矣,而且负面教导着新的“失联”官员紧跟而来。这是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