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品牌经历过陈义红、张志勇、金珍君3换帅,依然没有成功,现在有知情人士透露,李宁在西班牙曾经有过代理合作商,即将接任者或是该公司的高层。笔者认为一样是失败,为什么?因为现在是产能过剩时代,而且中韩FTA的签订,意味着大量零关税的韩服将大量冲进中国。现在,仅仅依靠职业经理人那点经验复制、拷贝已经失败了,职业经理人本身也难以拯救服装企业,现在能够救服装企业的是服装款式研究、服装经济研究、销售研究、渠道研究、品牌研究方面的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创新,才能让李宁品牌摆脱困境。笔者认为,李宁品牌通过笔者的5个创新,年收入将从2013年58亿元上升到360亿元。
1、金珍君上任第一招提出治理库存,被李宁内部员工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处理了2年以上库存的同时,新库存大量增加,总库存并没有下降。这说明处理库存的方法不对,比如降价促销,比如扩大连锁店销售库存,比如2012年末,李宁宣布以14亿-18亿进行渠道复兴计划,原本希望加快清理库存,结果导致2012年李宁亏损19.79亿元。
笔者认为,李宁品牌这一套方法是错误的,即没有减少库存,反而导致亏损近20亿元。怎么挽救?笔者认为,通过非常规出牌的销售创新、渠道创新,即加快销售库存,又快速提升利润,不建议打折,这是自我割肉。
2、金珍君第二招主要是如何提升李宁品牌在行业中的领导者地位,主要通过2012-2014年改善供应链管理、营销和产品规划模式,注重包括产品的开发及消费者体验。
笔者认为,巩固领导者的不是这些东西,这些与李宁品牌产品的创新没有关系,笔者认为,款式创新才是李宁品牌重振领导者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价格亲民,不要以为自己是领导者,就要把价格高于国内运动品牌同行,笔者认为,领导者主要是在销售额、利润额、增速、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上去进行比拼,而非价格比拼。第三步是产品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限量版的推出,款式的不断创新,形成快时尚的作法,形成一年四季不同款式的作法。
3、金珍君第三招是用2-4年,满足消费者体验的同时,提高零售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笔者认为,改变李宁品牌的内涵,把李宁品牌从单纯的运动品牌增加正装品牌、休闲品牌,并进一步扩展到箱包、帽子、饰品。笔者的混合制造创新,能够让业绩提升3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李宁品牌主要败于全球金融危机跨国运动品牌下行的压力,结果导致库存大量增加,而消化库存就一直不成功,而职业经理人是复制、拷贝,并没有带来一系列的创新,所以,换了3任帅都是失败。如果通过笔者研究的非常规出牌的销售创新、渠道创新、款式创新、品牌创新、混合制造创新、价格平民、限量版、“快”时尚、产品线扩展到箱包帽子饰品,通过笔者研究的非常规出牌的销售创新、渠道创新,就能带来李宁销售额翻一倍,一下子就能让李宁品牌销售额在不打折的情况下,年度销售额达到120亿元左右,是2013年58亿元销售额的翻倍。再通过笔者创新研究的拿手绝活——混合制造创新,李宁品牌年度业绩再翻3倍,达到360亿元。这些创新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拿得出来的,他是复制、拷贝,没有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写于201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