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1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召开,中外众多互联网巨头齐聚一堂,讨论这个新兴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乌镇是江南水乡,一座古色古香,拥有至少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选择在这样一座古镇,召开被认为是最“朝阳”、最现代化产业之一的互联网行业盛会,不免给人以巨大的反差感。
但在某种程度上,古老的乌镇和新潮的互联网产业,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乌镇依托京杭大运河和江南水网,在自然经济时代将自己的商业触角伸向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当年看得见摸得着的水道网,正扮演着今日看不见摸不着互联网的角色,而昔日乌篷船所承载的,和今日网路所承载的,不都是那蓬勃发展、抑制不住的广阔商机么?
正如不久前刚在美国证券市场创造历史纪录的阿拉巴巴总裁马云在乌镇大会上所言,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和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整个社会和经济。作为互联网生活、互联网经济的后来者,中国在短短十几、二十年时间里,从一个连拨号上网人数都寥寥无几的互联网后进国家,发展成拥有全球最多(6亿)网民的网络大国,在这样一篇互联网沃土上,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不同领域的互联网巨头相继崛起、迅猛发展,如今已能毫无愧色地和Linkedln、软银等国际互联网巨头“平辈论交”,共话短长了。
互联网改变了中国许多行业、领域的面貌:媒体出版业的重新定位,广播电视产业的自我救赎,零售产业的成本重估,服务业的模式改变……无一不和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息息相关;互联网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工作、生活习惯,在家办公、线上购物、连线互动成为新的潮流,公车上、聚会时,甚至走路当中智能手机不离手、人不离网,已成为让当代人爱恨交织的新“民俗”;互联网创造了一大批“前网络时代”无论如何造不出的偶像,也让无数“平面时代”高高在上的“神级人物”迅速光环褪色,对这些,您可以说好、说歹,却不得不叹服互联网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对于这样一种能量理应正视和敬重,正因如此,素来衣着随便的马云,在乌镇才会一反常态地穿上正装、打上领带。而互联网的能量和魔力,似乎远未到充分发挥的地步。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能量、魔力,首先要“互”,互联网的能量来自于网友与网友、终端与终端间的互动,正如昔日乌镇商业的繁荣,来自于从乌镇走出去的商人,和从四面八方涌来乌镇的、散布在中国、世界四面八方的商家、顾客间密切的互动一样,缺乏这个“互”字,互联网的威力就会大减。
其次要“联”,互联网最大的功效,就是将原本相隔万里的一个个点,通过网线连接起来,“联”是“互”的前提和保证,网线则是网络世界里的京杭大运河,没有这条运河,网络生活、网络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要成“网”,一个个点,一条条线,必须交织成四通八达,相互关联的网络,才能令互联网的威力倍增,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推动力。如果说,昔日乌镇和江南密如蛛网的运河、塘河,是“中世纪的互联网”,那么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就应尽一切努力,确保这些网络世界的运河、塘河彼此通常,交织成网。
运河也会带来水患,也会有诸如帮派、治安、物价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但人们不能因此因噎废食,阻碍运河主要功能的发挥。同样,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当然应关注和设法减少由此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但绝不能以此为由,阻碍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或无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意义,更不能以此为由,让互联网“不互”、“不联”、“不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