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资源的全球分布


  2005年,世界银的储量可保证生产28年,产量略微增长。 2003年白银总需求量较上年增长2%,其中,制造业中的工业应用、首饰和银器、制币和奖章需求均上升了,而摄影业的需求却下降了。银价一改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2002年开始上涨,2003年上涨了6.1%,2004年涨幅高达36.3%,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价格形成相同的上升趋势。由于世界银的总需求仍大于其传统供给量,因此,预计白银产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介绍白银资源和生产情况。

  
   一、白银资源主要分布在波兰、中国、美国
  
   2005年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万t和57万t,储量与储量基础与前两年持平。
   储量主要分布在波兰、中国、美国、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智利等国,他们约占世界总储量和储量基础的80%以上(表1)。而且波兰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列居世界首位,分别为51000t和140000t,占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的18.8%和24.6%。
   其实,未被列入统计表中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也有不少银资源。
   按2005年世界银矿山产量19257.4t计,现有的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14年和30年,说明世界白银储量的保证程度并不很高(详见表1)。
  
  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伴生的,1/3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预计未来银的储量和资源仍主要来自副产银的贱金属矿床,银从这些矿床中的提取将主要取决于贱金属市场的需求。
   2005年世界许多国家和矿业公司仍对包括白银在内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床的勘查极为重视,据加拿大金属经济集团(MEG)对世界1431个公司的预算统计,2005年世界非燃料固体矿产勘查费用接近1997年水平,达到51亿美元。投放到金矿和有色金属矿产上的勘查费用分别为23亿美元和14.21亿美元,各占世界非燃料固体矿产勘查费用的47%和29%。
   近年新发现的主要含银矿床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勘查发现保丁斯(Bowdens)地区的金银矿床,有1872t银,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墨西哥发现的多罗尔斯(Dolores)金银矿床,有73t金和3614t银,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墨西哥发现的潘纳斯魁塔(Penasquito)金银铅锌矿床,有42t金和4945t银;墨西哥发现的奥坎姆波(Ocampo)金银矿床,有44t金和2183t银,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中国2004年发现了几个不太大的银矿床,而且探明程度较低。在内蒙古东乌旗发现了银多金属矿,预测资源量142t;在吉林省桦甸市发现了银金矿,预测资源量200t;在河南省内乡县发现了银金多金属矿,预测资源量426t;在湖南省汝城县和宜章县发现了银矿,预测资源量200t。在江西省贵溪市查明银基础储量600 t,在安徽凤阳县、福建省三明市、新疆鄯善县等查明了一批银矿及共伴生矿,查明银资源量约1600 t。
  
   二、世界矿山银产量逐年提高
  
   2004年全世界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开采银矿和共、伴生银矿。据《世界金属统计》2006年2月报道,2004年和2005年世界矿山银产量分别为18856.8t和19257.4 t。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400.6t,增长2.12%; 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256 t,增长1.38%(表2)。
  
  
   银矿产量多来自铅-锌矿山、铜矿山和金矿山等,作为这些矿山的共生品或副产品,2004年这些矿山提供矿山银产量的70%,而来自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山产量只占矿山银产量的30%(表3)。
  
  
   世界主要产银国有秘鲁、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波兰和美国等。这八大产银国2003年至2005年产量均在千吨以上,2005年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2005年与2004年相比,总体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秘鲁、墨西哥、澳大利亚、智利、哈萨克斯坦、南非、阿根廷等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加拿大、波兰、美国、玻利维亚、瑞典、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的产量则有所下降。而中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摩洛哥、朝鲜、巴西2005年的产量与2004年持平,其中除印度尼西亚之外,其他国家已保持四年持平。
   秘鲁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生产国,2004年和2005年的产量分别达3059.8t和3193.1 t,占世界产量16% 和16.58%。全国有40多个产银矿山,多为银-铅-锌矿山和金-银矿山。产银较多的有乌丘查库 (Uchuchacua)、阿尔坎塔(Arcata )、安塔米纳(Antamina)、塞罗德帕斯科(Cerro de Pasco)、基鲁维尔(Quiruvilca)等矿山。
   2004年秘鲁产量上升,主要原因是Minera Ares公司的Arcata矿山年生产能力增加,2004年该矿山白银产量增加87吨;Minera Volcan公司的CerrodePasco矿山年生产能力也增加了,2004年该矿山白银产量增加55吨。另外,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Tintaya银矿山在2003年复产后,产量继续增长。
   墨西哥为世界第二大产银国,2004年和2005年的产量分别为2531t和2884.5t,占世界产量15%左右。墨西哥全国有30多个较大的银矿山,包括普罗阿诺(Proano)、蒂萨帕(Tizapa)、圣马丁(San Martin)等矿山。2004年,佩诺莱斯工业公司(Indastrias Penoles)产量下降8%,其下属矿山Las Torres在2003年就因资源枯竭被迫关停重组,Naica和 Francisco l.Madero两个矿山由于品位低而减产。佩诺莱斯工业公司的减产被墨西哥集团 (Grupo Mexico)和Grupo Carso两大公司的增产所抵消,2004年这两个企业的产量分别提高1.6%和38%。墨西哥全国矿产白银产量因此上升5%。尤其是Grupo Mexico所属的tayahua矿山产量增长幅度达到了60%;Luismin矿山2004年的白银产量同比递增10%,达到创记录的207吨,其产量由于扩产而不断增加。泛美银业公司(Pan American Silver)的La Colorada矿山,由于氧化矿产量大幅增加,矿产白银产量翻番,达到63吨。正是由于这些中小规模企业的增产,使其总产量出现增加。
  
   中国仍然视为世界第三大产银国,近年矿山银产量节节上升,1996年突破1000 t大关,达到1143.4t,2002年突破2000 t大关,2004年中国矿山银产量为2000.4t,占世界总产量11%左右, 2005年与前三年产量持平,这是国外机构的统计,而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我国银产量1996年为1143.4t,2000年为1588t,2001年为2013.2t,2002年达到3217.06t,2003年为4305.86t,2004年突破6000吨,达6087吨,2005年生产6753.7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因为中国铅锌铜产量继续增加、中国政府倡导循环经济促进了贵金属的再生回收利用、部分白银矿冶新产能投产和产量统计更加透明等是2005年中国白银产量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世界金属统计数据的中国矿山白银产量统计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原因在于其得不到中国的白银的真实数据,只能用以前年度的数据代替。
   有色企业白银产量依旧占到全国白银产量的9成以上。由于中国白银生产多数是铜铅锌冶炼的副产,因此中国铜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中国白银的生产。铜铅锌金企业副产白银已经占到全国白银总产量的60-70%,其余白银产量来自再生和独立银矿。 2005年,中国白银产量前十位企业中有6家民营企业;前15位企业中有8家民营企业,而这8家民营企业产量占全国的30.6%。
  2005年中国产白银20t以上的生产企业有: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豫北金铅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宁夏天马冶化公司、湖南省彬州金贵有色金属公司、湖南株冶有色金属责任公司、湖南省兴光冶炼有限公司、湖南永兴县西河铅业有限公司、湖南永兴县富兴贵金属有限公司10个公司。
   澳大利亚为世界第四大矿山银生产国。2004年和2005年产量分别为2183.0t和2358.9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2%左右。澳大利亚的坎宁顿(Cannington)矿山是该国最主要、最大的白银生产企业,据初步估计,2004年坎宁顿矿山生产的矿产白银占全国当年白银总产量的2/3左右,2004年该矿山的白银产量大增,原因是其采矿能力和白银生产能力分别增长22%和27%,但产能的提高正好被该矿山矿石品位的下降所抵消,这也影响了该矿山达到更高的产量。坎宁顿矿山2004年白银产量达到1428吨,比上年提高20%。澳大利亚其他主要的矿产白银生产企业还有芒特艾萨(Mount Isa)、Century and Rosebury等。
   智利在2005年成为世界第五大矿山银生产国,2004年和2005年产量分别为1360.1 t和1379.4 t,占世界产量的7%左右。矿山银产量主要来自金和铜矿山。
   波兰矿山银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它是欧洲最重要的白银生产国,约占欧洲白银总产量的55%。2004年和2005年矿山银产量分别为1330t和1263 t,均呈下降趋势。波兰铜业有限公司(KGHM Polska Miedz)的增产推动了全国产量的上涨,它是欧洲最大的白银生产企业, 也是世界第二大白银生产商,2004年该公司白银产量占整个欧洲白银总产量的76%(占波兰国内白银总产量的99%),达到1334吨。2004年波兰铜业有限公司获得了开采Gogow Geboki Przemysowy矿区矿石的采矿许可。
   美国矿山银产量现在居世界第七位,曾经居世界第二、三、四位。2004年和2005年产量分别为1245.7 t和1178.8 t,2005年比2004年产量下降66.9 t,下降5.37%。在产量连续三年出现大幅下滑后,2004年美国矿产白银产量出现了小幅增加,主要归功于该国黄金、铜、铅/锌矿山副产白银的增产。主要来自:Teck Cominco在阿拉斯加州的红狗矿副产白银出现了133%的增幅,并且在蒙大纳峡谷的阿波罗金矿上可以露天开采生产。但是美国有些银矿山的产量在减少,位于阿拉斯加州的Greens Creek矿山,2004年,由于矿石品位下降而减产17%,约62吨。
   加拿大矿山银产量降至世界第八位,2004年和2005年产量分别为1245.7t和1178.8t。2005年却比2004年减少224.5 t,或降低16.6%。加拿大矿山银多来自金矿山、铅-锌矿山和铜矿山。2004年矿山银产量略有下降,降幅为2%,约20吨,是由于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的塞勒贝尔(Celbaie)矿山在2004年关闭,该公司在2003年生产了36吨白银。在该国最大的矿山银生产企业——巴里克(Barrick)公司所属Eskay Creek金银矿,其白银产量由于矿石品位下降,也下降了7%;诺兰达公司(Noranda)的Brunswick矿山白银产量也由于可以获得的合格的矿石原料在减少,而同比下降3%,并且由于资源枯竭造成公司所属Bell Allard矿山在2004年10月关闭,这也使公司白银产量下降。拉兰德(LaRonde)矿山的矿产白银产量创造了新的记录,比2003年增产54t,原因是该矿石平均品位提高了16%。另外Kidd Greek银矿山的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除以上八大产银国外,哈萨克斯坦、玻利维亚、印度尼西亚、瑞典、俄罗斯、摩洛哥等国也有不少银产量。它们在2003年至2005年的产量均在200 t以上。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玻利维亚,2005年它们的矿山银产量分别为804.1 t和372 t。
  
   三、世界再生银生产情况 
   
   除矿山银外,再生银也是重要的供给源。2004年回收废旧银料5633 t,比2003年减少326t(表4),其中美国再循环银量约占全球的1/3,2003年为1658 t,比前几年有所下降。日本、德国和英国也是三个废旧银料回收中心,2004年再生银供应分别达880t、569 t和379 t。另外,独联体国家、印度和中国等,2004年再生银供应量也均在200 t以上。发达国家很重视再生银的回收利用,目前,发达国家再生银供应量约占世界的70%。
  
  
   四、世界主要的产银公司和独立银矿山的产量
  
   2004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产银公司的产量合计为 10854吨(表5),占世界总产量的56.36%,前五个公司产量 5428 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8.19%。2004年世界前15位的独立银矿山产量合计为4693 吨(表6),占世界总产量的24.36%,前五个矿山产量3394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