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总统与普京通话后为何精神很沮丧?
据俄罗斯《独立报》11月28日报道,27日乌总统波罗申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了电话,双方共同讨论了顿巴斯局势及俄乌关系的问题。一位乌克兰议员称,当天晚间,波罗申科在出席波罗中科联盟议会党团会议上,看上去神情疲惫,有些沮丧。乌总统办公室的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可能与两国总统通话有关。
有俄乌媒体猜测,这可能是普京在通话中向波罗申科发出的威胁所致。
夹在俄罗斯与西方的中间,波罗申科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乌克兰的脱俄,西方的军事干涉至今迟迟不敢下定最后的决心,而普京对乌东部民兵组织军事政治上的坚定支持却使波罗申科的平叛行动步履艰难,困难重重。
在对乌东部的平叛中,波罗申科实际上已陷入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要调停乌东部的顿巴斯冲突,唯有与俄共同努力,但俄方的条件却很难被接受下来。透过不同层面,俄方以建议的形式已向乌提出种种要求。比如,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联邦制,基辅放弃加入欧盟和北约。
更让波罗申科纠结的是,即使他迫于普京的压力而打算接受上述条件,也很难成事。在乌克兰的宪政中,总统并非沙皇,即使他决定履行上述要求,但也不能这样做出来,他的背后也还有议会,乃至整个社会的最后制衡。
在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上,北约快速反应军团的迟迟难产,也使乌克兰的脱俄入欧底气更难充足起来。一位驻北约的外交官员称,由于缺乏必要的装备和成员国围绕谁出资、谁出军队和装备等问题产生的纠纷,北约为应对俄吞并克里米亚而作出的核心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比预期更难实现。没有这支欧洲快反部队关键时刻的军事救援,乌与俄的军事较量几乎就是蚍蜉撼大树,鸡蛋碰石头,自找难看。
与这支欧洲快速反应军团迟迟难产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俄罗斯在欧洲及其乌克兰家门口的军事威慑却是耀武扬威,咄咄逼人。继俄罗斯战机和远程轰炸机的混合编队频频侵入到北约国家的家门口之后,俄罗斯又一支舰队闯入英吉利海峡进行军演。有一消息灵通人士援引俄北方舰队的一份声明说,一支俄罗斯舰队周五进入英吉利海峡,在抛锚停泊期间,舰上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如何应对潜艇部队侵入的训练。这一军演,是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暴跌到冷战低点以后,俄显示武力的最新举动。
在对俄制裁上,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救援迟迟不见兑现,而普京反制裁的武力威慑却频频在乌克兰及欧洲家门口耀武扬威。在这种反差中,是继续相信西方盟友的承诺,还是委曲求全普京的压力,这对波罗申科而言,绝对都是一个难解的困局。
在这种迷雾重重、看不见尽头的地缘政治游戏中,作为美俄大国博弈一枚棋子的波罗申科,其精神又怎可能不沮丧起来。
2014年11月29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