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阴谋论推动下的中俄关系(11月5日)


 美欧阴谋论推动下的中俄关系(11月5日)

 

关键词:中俄关系  合纵连横  能源价格  

 

2014年,中国内地的成品油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这很是得到私家车主的欢迎,在内因是治理贪腐使得发改委与能源局领导都受到惩治,在外因是由于乌克兰危机,欧洲经济看不到起色,俄罗斯与美欧等国家强硬的态度引发的金融与贸易制裁。美欧所施加的夹板气,成为俄罗斯加快修善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的推动力。

 

在2014年的石油价格下跌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政治阴谋的影子。

据报道,沙特上调销往亚洲和欧洲的原油官方售价,但下调销往美国的原油售价。而在1985年就曾经在30美元/桶的价格上,将原油产量从每天200万桶提高到每天1000万桶,并将原油价格打压到10美元/桶,支持里根政府对前苏联的冷战。最终,美国在冷战中取得完胜,并导致前苏联遭遇解体命运。

当然,前苏联的解体原因除了原油价格被打压,还有军备竞赛、发生在东欧的颜色革命,以及策动前苏联加快企业私有化进程等因素。

 

按说价格下跌,供应商自然会限产保价,相反价格上涨也会通过增加供应量的方式来抑制价格,并把价格重新拉回合理的空间中。但现实情况刚好相反!当油价下跌反而加大原油供应,既然有违市场经济逻辑,自然就是人为操纵的了,就自然会有阴谋在支撑。

但美欧联盟也并非铁板一块,至少德国法国意大利在能源上就很是依赖俄罗斯,其20%左右的份额由俄罗斯供应;即使其他国家将此需求的缺口补齐,输油管道的设计建设都是耗费时间的工程。

相比于德法意等欧洲国家,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程度更高,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恶之后,时刻承受来自俄罗斯的债务催缴的压力,但美国与欧盟真的能及时出手相助,帮乌克兰还债吗?360多亿美元不是小数字,不仅对尚未走出危机泥潭的欧盟来说是天文数字,即使作为经济刚刚回暖的美国,都显得力不从心。

但自从俄罗斯在乌克兰局势上采取针对欧美与乌克兰政府的强硬态度之后,美欧就开始不按常理出牌了,在原油方面,一方面用抑制价格的方式降低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加大产量,抢夺俄罗斯既有的能源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的争端解决的核心取决于俄罗斯对西方的态度问题。假如普京低下了强势对抗的头,服软了,则会引发俄罗斯国内民意分流,助长反对派的力量,而且有可能策动亲西方力量的上台。

假如普京政府不想让俄罗斯政局陷入动荡,就需要憋足一口气,用持久战默默承受来自西方的“制裁”。但那无疑会让俄罗斯强军强国的既定计划减速缓行,让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品质有所降低。这些都在给反对力量提供反对借口。

 

再看这场阴谋论推动下,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变化。

假如翻旧帐,俄罗斯在历史上对中国并不友善,与美欧等列强同样,曾经对华犯下过罪行,但贾春宝认为,政治也是生意,在共同利益面前需要摒弃前嫌的胸襟,那更多的是一种智慧。显然作为政治家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让历史成为束缚住手脚的绳索。

在2014年4月8日的文章《21世纪的战国时代谋略:以合纵应对连横》中,贾春宝曾经提出过新世纪国际局势的“合纵连横”的问题,正是基于彼此之间有需求。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抓住时机在变幻的局势之中取得优势,这也是政治家的智慧。

贾春宝认为,如果借鉴先秦的战略,以合纵应对连横,或许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美式嚣张气焰。具体体现到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向北走,与俄罗斯结盟,俄罗斯向南看,跟中国联手,中国的庞大市场,俄罗斯的能源与军工基础结合,中间的蒙古国巨大的煤炭资源,南北合纵以应对来自美国与欧盟的东西夹击,这才是取得国际局势平衡的根本。

 

5月21日,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

 “2014中俄(三亚)经贸投资论坛”在三亚海棠湾开幕切实推动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争取达到合作意向的政府和企业签署相关协议。两国元首确定的2015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以及2020年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  

在两国政府的努力下,中俄贸易在2000年以后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在俄罗斯加入WTO以后,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逐渐恢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十几年前,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产品主要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主,如今,机电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重头戏。 

以手机为例,华为手机在莫斯科的销量曾一度超过了苹果和三星,原因就是“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质量不错,该有的功能都有”。不只是手机,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汽车等,在俄罗斯的销量也是逐年提升,“就是因为性价比高,在主流消费群体中很受欢迎”。 

梅德韦杰夫在索契国际投资论坛上说,中国经济强大了,商品质量提高了。如今“中国制造”的标签已经不再令人害怕,相反能吸引很多人,因为它性价比高。

 

其实最为坚定地制裁俄罗斯的力量来自民主党执政的美国,但总体看来,这股力量是难以长久的。

从政治角度看,美国国会即将面对中期选举,很有可能会出现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取得多数议席,一旦如此,美国就更加会从市场经济利益方面考虑,做为政府层面的决策导向的支撑,奥巴马在国内推行的政策将会遭遇越来越艰难的困难。

从市场方面看,即使是华尔街所代表的金融以及各种大宗商品指数,都必然要回归市场属性,赔钱的不会永远任由自己赔钱,赚钱的也要平仓实现落袋为安,因此在市场价格回调的总是在积蓄力量。

从天气因素,历来冬季都是能源消耗的旺季,至少从基本生活元素支撑的角度,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天道如此,没有任何人为的力量所能改变。

总体而言,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合作,会对国际局势起到相应的制衡作用,俄罗斯至少粮食已经做到了自给自足,甚至成为第三大出口国,当能源与粮食都能做到不依赖进口,民生方面有基本保障,相信就可以在国际局势之中处于比较从容的地位。

 

贾春宝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