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主要经济指标5年来变化的启示


  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遂宁经济纵向比取得了快速的发展,5 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4.0%,但横向比,遂宁经济在全省中的发展水平处于什么状态?

  根据省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至2013年的各市(州)主要经济指标五年来的变化,其中可比的10个指标中,遂宁排位提升的有3个:最快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排序第13位上升到2013年的11位,上升2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由17位提升到16位,城镇化率由9位提升到8位,各提升1位。排序持平的有四个: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排16位,工业化率排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1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17位。排位下滑的有3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排16位下滑到17位,全部工业增加值由排15位下滑到1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则由第7位下滑到第9位,下滑2位。

  遂宁辖区面积5323平方公里,排全省第20位,2013年末,户籍人口379.4万人排13位,常住人口327.5万人排第12位。从上述排位有升有降的数据可以看出,遂宁经济近5年的发展,基本与全省的发展同步。遂宁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4.0%,虽然比全省13.4%高0.6个百分点,但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第12位,基本属于居中的水平。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过度到中高速。在这样的形势下,未来几年,遂宁主要经济指标如果要提升排位,应该向哪个方向来努力呢?

  加速城镇化应该成为遂宁的首先。如果我们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核心的经济指标,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创造更多的地区生产总值。2013年全省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成都市为69.4,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第2位为63977元,全省城镇化率排第2位的是攀枝花市为63.4,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第1位为65001元,德阳、自贡在这两项指标排位分别均为第3 和第4位。2013年遂宁的城镇化率为43.1%,比2008年的36.6%提高6.5个百分点,但比全省的城镇化率44.9低1.8个百分点,也比全省提高7.5个百分点少1个百分点。遂宁应该努力消除影响城镇化的体制障碍,努力为加速城镇化创造条件,遂宁应努力赶上全省城镇化的步伐!

  继续把提高工业化率作为遂宁经济的主攻方向。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攀枝花市,2013年为65001元,其工业化率也最高为7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位提升最快的是资阳市,由2008年的第13位提升到2013年的第7位,提升了6位,2013年其工业化率达到50,比遂宁高3.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位提升第2的阿坝州,由第19位提升到14位,提升了4位,其工业化率则提升了25.3个百分点,排序第一。努力推动遂宁工业化率排位提升,才能推动遂宁主要经济指标排位提升。

  还有些特例也值得讨论关注。成都在这期间,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第2的排位,但其工业化率仅增长了2个百分点为38.3,排位第20位,而巧合的是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1.0%,也在全省排第20位,但成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2,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45.9,在全省排第1位。也许其他市州很难象成都这样,利用其交通、金融、文化、教育、医疗中心的地位,在工业化率减缓的情况下,通过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来来维持较高速度的发展,在这期间,除成都市外的其他20个市州,第三产业的比重都不同程度地下滑。工业化率增长最慢的是攀枝花,仅增长1.9个百分点达到70.5,排第21位,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1.7%,排第19位。这也许可以说明,工业化率的提升会达到一个顶点,需要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保持相对的均衡。

  以上分析也许可以提示我们:遂宁在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中,还需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同时需要面向未来,积极培育发展第三产业。

  (注:数据来源为四川省统计局编《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2014》)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