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石油进口量的迅猛增加,有必要考虑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作为保障石油供应的手段之一。它是国家整个能源安全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没有战略性石油储备的现状,与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就目前我国现有原油、成品油储罐多属生产
和流通的配套设施,难以发挥储备功能。
为此建议:加强对即将组建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领导,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负责中国石油战略体系的建设,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资、拥有和控制,作为应付由于突发事件造成进口石油供应大量减少甚至中断的应急和威慑手段。与此同时,以法律形式规定并以优惠政策鼓励石油相关企业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和增加相应的商业储备,作为战略性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对于石油战略储备,必须整体规划,分区实施。并迅速建立全社会石油库存统计体系,出台一系列法规及配套设施,尤其是准备石油储备法草案,以确保战略石油储备在动用时能发挥出预想的效果。
按照我国原油进口的依赖程度,据预测,采取90天进口原油的储备量比较理想。如果达到90天的净进口量,储备总量大概在3500万吨左右。在这一总框架下,可考虑采取2:1比例,国家承担60天储备,民间承担30大储备。
而要完成上述这样一个安全储备量,大约需要建15个500万吨的石油战略储备库。在石油的储备方式上,美国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但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美国有很大差异,在具体操作上,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美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把石油储藏在墨西哥海湾一带的岩穴里,这种方式成本较低而且易于保持油品的质量,但是要受到地理条件、交通状况的限制,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因而在使用何种储备方式上,我国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日、美等石油消费大国经历了几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之后,经过20年的努力,都建立了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目前美国不仅现有的石油库存战略储备5.69亿桶,而且在国内封闭了许多 油井,作为生产战略储备,同时还在国外抢占石油资源,有的虽已勘探开发,但并不马上生产,而是作为战略储备封存起来,以备急用。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储备体系。而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这种储备体系,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处境将十分 被动。未来20年,国际油价将呈上升趋势,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刻不容缓。
总之,尽快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可确保石油供应安全和在国际问题上的主动权,使中国的能源优质化进程和能源供应能够得到长期保障,同时大幅度提高中国能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竞争力。
中国需要怎样的石油储备战略
评论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