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箭待发:保险纳入治国方略


  2014年岁末,9.65万亿元保险总资产迎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2015年将确保经济稳增长、培育新增长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民生保障……2014年,从保险“新国十条”颁布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市场各方强烈地感受到,保险业已经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关乎国计民生的治国方略中,将为整个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发挥更重要作用。

  消费转型

  一张保单卖全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是一槌定音。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革命带来的消费模式演变,也从需求这一端对保险产品形式、营销模式乃至发展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微保险、微门店、保险微站……2014年,互联网保险裹挟着各种新业态、新工具和新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阵势杀入市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保险业共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622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195%。相较2013年,今年淘宝“双11”单日成交的退货运费险件数从1.5亿单升至1.86亿单,再次刷新纪录。

  “在大金融、大资管的背景下,在互联网保险等各种金融创新的带动下,我国保险业发展潜力无限,创新正成为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日前对媒体如是强调。

  在渠道变革中,“内容为王”才是真理。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是险企安身立业之本。2014年,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也有望从传统险进一步覆盖到万能险和分红险,上述改革的推进,有望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也在进一步考验着商保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

  产业升级

  2015年,产业升级将渐成主流。经济工作要将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会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

  “在此进程中,将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风险,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手段不可或缺,保险作为目前市场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宽,并延伸到新兴的产业领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对记者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定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也将涌现。“这尤其需要像保险这样的长期资金投入其中,目前市场正面临短期资金多、长期资金少的压力,保险作为较长期稳定的资金,属于稀缺资源,优质的投资标的对双方都意味着双赢的局面。”郑伟称。

  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2015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达成共识,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农业补贴办法和金融配套措施均值得期待。目前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偏低,除了保障种养业成本,还需要保障农产品价格、收益等,随着农业专业化程度提升和集约型模式出现,诸如设施农业带来的新型技术和装备,对于现代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也会相应提升,农业保险发展空间巨大。

  针对呼声甚高的环境保护问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得以倡导。高污染一定高收费,很多地区都在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要求高危企业必须参保。业内专家表示,利用保险的杠杆原理和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将社会资源自动调向低耗能的绿色产业,高耗能、落后产能企业将逐步面临淘汰。

  紧扣民生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被确定为2015年我国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尤其要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并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

  保险“新国十条”已经明确,商业保险要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充分发挥补充作用。比如,开发与基本医保衔接的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全面推进商保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鼓励有资质的商保机构在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推动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校园安全等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截至今年8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保险业经办了26个省、260个统筹地区的大病保险服务,受益人群达到4.7亿人,保障水平平均提高10个到15个百分点,大病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另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间,保险业参与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参与调解了22.2万件医疗纠纷,成功率达到86%以上。

  “养老、健康将成为2015年竞争的主要领域,产业链延伸将会大大提速,政府购买商业保险服务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这对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服务和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对记者称,作为政策性的经办业务,商保机构如果不具备充足的人力队伍、专业化的风控措施与服务手段,将会错失新机遇,因此需要从人力、内控、后台等各方面做好战略布局,使保险更好地发挥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特有的社会管理功能。(本报记者 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