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小永)
回到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以奋斗者为荣”。为什么要分享这个主题?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企业面临新常态后,到底靠什么来支撑,靠什么来激发内在活力?
一来是大家也看到,国内优秀的企业,搞得风风火火。我前几天刚从深圳做项目调研回来,深圳就是一个奋斗者天堂,如深圳任正非的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经营理念,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对深圳其他企业影响不得了。如杭州马云的阿里巴巴,就在我们杭州办公室的斜对面,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员工凌晨2-3点开会很正常,住在办公室过夜更是家常便饭,他们的员工,1个人干了别的企业3个人的活,1个人赚了别的企业3个人的钱,1年的个人成长能够抵得上别的企业3年。你说连这么优秀的企业还那么拼命,这么优秀的企业比我们还那么奋斗,你说我们企业的出路在哪里,你说我们该不该奋斗?
二来是大家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企业,是奋斗1.0版还是奋斗2.0版,核心就是看企业是否还有创业激情,是否还有企业活力。80-90年代创业到现在的企业,我称之为奋斗1.0版,新常态到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我称之为奋斗2.0版。停留在奋斗1.0版的企业怎么办,从1.0版逐步过渡到2.0版的企业如何来做,今天到场的企业中,这两种情况企业都有。从我来看,1.0版企业最大腐败就是“懈怠”,有的是企业创始人懈怠,有的是企业员工懈怠,当懈怠成为一种常态,企业发展就缺乏活力,企业离退出或破产就不远了。造成懈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对新事物缺少包容性,缺少对失败的宽容;一个是缺少竞争性制度安排,如竞争性的平台建设,如竞争性的激励和考核,如市场化的人员流动制度安排等;三个是规则设计不清,规则兑现不足。
所以,分享这个主题理由就两条:比我们优秀的企业还比我们更有奋斗精神;企业进入到2.0版,更需要我们有奋斗精神。
哪些人可以成为奋斗者,奋斗者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就两个标准:
一个是敢不敢担当,是给自己做,不是给老板打工。我们2012年广州服务的一家上市公司,就围绕想不想担当这个话题,连续开了两天的高管会,晚上搞到1-2点钟,企业创始人当着高管的面就说了,如果你们想着给我打工,我不需要你们给我打工,我已经有两个上市公司,如果你们认为是给自己打工给自己当老板,我就提供这样平台,大家一起来做。这种气魄,这种震撼,对我触动很大。
另一个就是怕不怕输,不害怕既得利益损失,不害怕短期利益得不到满足。如巨石攀登的新经营团队,就是新项目新创业,正因为有目标有奋斗,大家很少有休息日,也会觉得全身是干劲,红红火火。还有龙翔纺织的经营团队,为了想更好发展,聘请我们团队进行规范化体系建设,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改变过去工作惯性,凝聚力量,积极面对。我记得项目启动会上,王总特别强调,公司规范化建设不可阻挡,做一家有品质的企业是龙翔每个人的奋斗目标。
对于愿意奋斗的人来说,有两个机会:
一来就是企业新常态。国家进入新常态,企业也进入新常态。我对新常态的理解,就是未来做企业变得不舒服了,甚至很不舒服,也就是退出,没有过去那么舒服了。以前是躺着能赚钱,未来是你跑着还不一定赚钱。机会来源恰恰是企业舒服程度大小,越舒服,机会越少;越不舒服,机会越多。
二来就是企业发展不平衡。今年一本很火的书《失控》,书中有一句话说的好,“均衡即死亡”。拿到我们的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不平衡产生机会,平衡了就灭亡。企业越不平衡,机会越多;越平衡,机会越少。
如何在企业内部造就更多愿意奋斗的人,建立起企业奋斗2.0版?
一个是,创始人团队是奋斗者的旗帜。一个企业有没有奋斗精神,取决于创始人团队是否以身作则,是否培育以奋斗者为核心的经营导向和企业文化,建立奋斗者誓言,通过文化不断调整,不断营造奋斗者氛围,奋斗者为荣的氛围。我们所服务的企业中,如桐乡一家做热熔胶的企业,创始人55岁开始创业,从新奋斗。如无锡一家做润滑油的企业,创始人58岁开始第二次创业,走上奋斗之路。不是一个在奋斗,而且一群人一起来奋斗。
第二是,创建奋斗者平台。我们所谓的平台就是老板平台,就是打造“内部合伙制”,可以采取部门合伙,或者项目合伙,或者公司合伙。如无限新能源,三板上市,采用的就是出钱买股份,股份合伙方式。如中鼎纺织对车间实施的一级管理模式。如龙翔纺织采用的合资方式。等等。不管哪种合作,一定要想办法让合作各方拿出真金白银,否则不会有压力,不会有动力,不会有淘汰。具体实施可以采取整体推进方式,也可以采取试点方式,大胆去尝试,给奋斗者以机会。从平台打造中获得机制红利。
第三是,建立奋斗者机制和规则。如授权机制,创始人愿不愿意放权,奋斗团队敢不敢接权,能不能用好权,授权机制越明确,对奋斗者越是一种激励。如选人机制建设,同样一个10万元岗位,你是选择给10万的人,还是宁愿出30万甚至50万的人,是把人看成是成本,还是看成是资本。如湖州我们服务的一家企业,用了10年时间就做成浙江地板行业第一名,之前是做兔毛也做成国内老大,这个企业创始人就是喜欢用非常规激励,既吸引人才,也激发创业氛围,奋斗者也愿意拼命。这一方面,大家也知道,我们龙翔纺织王总也是感受很深,前几年也是大胆决策,花重金聘请一位销售老总,快速打开国外市场,效果也非常好。从奋斗者机制和规则建设中,获得人才红利。
第四是,留下奋斗者遗产。包括实际的成果,可能有失败,可能有成功,但不管失败成功其实都是成功。总结奋斗者的经验,将经验固化为标准,将标准推广到企业,形成奋斗者习惯,将新的习惯转化为成果,真正获得标准红利。
最后,我强烈呼吁今天在座的各位以及更多的企业,“以奋斗者为荣”,“以懈怠者为耻”,为企业的美好明天奋斗终生。我想,这将是家族之幸福,企业之幸福,区域之幸福,国家之幸福!
(注:该文是作者在2014年桐乡管创总结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