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千疮百孔病得不轻是事实,这位大学教师的酒后真言确实在事实上把这一盖子给揭开了。即使他不揭开,相信也会有其他的高校的其他的教师迟早有一天会揭开这一盖子。中国的高等教育这么些年来的发展,其结果是地球人都知道,而这些年来中国高校,其中有相当多的是所谓的名校,或许正是因为其是名校,所以才会出那些千奇百怪的荒唐的事情,一般高校还没有那个能量出这些事情呢,同样也是事实。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如何不仅与其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直接相关,而且还与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从来就没有一个高等教育落后的国家其科技水平会是世界一流的,会成为发达国家的。因此,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国家这些年并没有少花钱,甚至可以用烧钱来形容,特别对于某些被列为重点扶持的高校更是如此。只可惜这些年来钱是砸下去无数,可是这些高校的水平却并没有见长,甚至还有倒退的迹象。由此可见有的时候或者说某些方面,钱并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尽管钱是万万不能没有的。可是光有钱是没有用的,有的时候,甚至钱多了反而坏事。类似于“汉芯”那样的造假以骗取国家数以亿计的经费的那些人与高校便是这方面的反面典型。
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目前我们的高校管理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高校行政化衙门化与官僚化所致。所谓处长一走廊,科长满操场便是相当多的中国高校的真实写照。
如今捂着的盖子被人揭开了,到底如何应对的问题摆了高校管理部门与政府的面前。
救救中国的高等教育!
附:川大教师周鼎酒后吐真言 “自白书”怒批高校教育
以下为周鼎老师的“自白书”全文:
1、今晚,喝了半斤白酒,不知是否醉了。酒壮怂人胆,姑且胡言乱语,将来也可以酒后醉话搪塞过去。
2、领导来电说,不要在网上随便说话,你有一批粉丝。我说,我没有粉丝,因为我从来不是什么偶像,我是一个喜欢砸碎偶像的人。
3、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
学院说,不知道。
教务处说,也不知道。
校长说,我也不知道。
4、教务处说,中华文化课一周只有三个学时。
我说,为了这三个学时,我整整准备了三周,而为了讲好这三个学时,我至少准备了三年。
5、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日下?
因为一个老师的职称只与他的科研成果有关。
6、一门课的工作量如何计算?
教务处说,我们按照课时来计算。
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一部复读机。
7、从前,科研是副业。
现在,教学是副业。
8、所有高校领导都在说,我们必须重视教学。他们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文发表的数量。
9、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数量有关,与毕业质量无关。
10、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
也许最新一版的汉语大词典应该修改教师的定义了。
11、回头想想自己在上课前一刻还在努力修改课件,只能自嘲这是一种洁癖。
12、从来没有办公室,八年了,从望江搬到江安,依然没有办公室。
在历史文化学院的新修大楼里,只能羡慕地看着教授工作室和副教授工作室的招牌熠熠生辉。
他们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13、论文的数量从来与质量无关。
他们说,这叫一鸡多吃。
中国的高校不过是一座农家乐。
14、你以为你在教育学生,其实是学生在教育你。
你改变不了世界,只可能被世界改变。
15、深夜,一名旁听生打来电话,问候冬至。
他让我不会后悔这八年来的所有努力。
16、川大从不缺周鼎。
周鼎也从不缺川大。
17、所有人都在劝我冷静。
他们不知道,我已经冷静了八年半。
18、我对于讲课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因为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
我无法体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的痛苦,我只能深味一名大学历史教师的痛苦。
19、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
20、留校那年,我的工作是在一间办公室里糊纸盒,只是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八年的学术训练最终只为了糊好一个档案盒。
21、八年前女儿出生的那一天,我在产房门口备课。
看了新生的女儿一眼,我匆匆奔赴江安上课,裤腿上沾着女儿身上的血迹。
可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先进事迹。
22、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门。
所有人都言必称校长。
然而,校长终究不是万能的神。
23、从前,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现在,学院也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每个学院都要向学校签下合同,承包多少个课时,多少篇论文,多少个课题。
院长是包工头,教师是搬运工。
24、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报账,还是报账。
25、他们说,评价一个公共课教师的标准是工作量。
我终于知道劳模是怎样炼成了。
26、他们希望我缄默。
他们说,明年还有机会。
可我说,老子不玩了。
27、最难过的不是你失败了,而是你这样失败了。
你的对手不是谁谁谁,而是根本不知道谁谁谁的那个东西。
28、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29、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
他早就该死了。
教师周鼎酒后吐真言 “自白书”怒批高校教育http://culture.ifeng.com/a/20141226/4280514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