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对普京的制裁,不能改变什么


周二,俄罗斯主要的商业日报《新闻报》(Vedomosti)发表了一篇措辞严厉的社论:“俄罗斯经济患上了重病,卢布汇率只是明显病状之一,”社论说。“俄罗斯领导人拒绝承认疾病的存在,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俄罗斯卢布兑美元的汇率跌幅已达40%。今年的通胀水平料将达到9%,而且还会继续提高。外逃资本估计将达1280亿美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
上一次油价长期下跌时,克里姆林宫经历了苏联的解体,以及政府的债务违约。所以当前命运的变迁可能会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专家强调,与上世纪80年代或1998年上次危机发生时相比,现在的俄罗斯应对冲击的实力更强,其强健的私营部门尤其如此。
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不仅让俄罗斯人一年比一年富裕,而且誓言要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这让他获得了很高的人气。
“问题是他无法兑现经济方面的承诺,因此他不得不迎合后帝国主义的怀旧心态,”古里耶夫在评价普京时说。“他会说,尽管我们不再富裕,但我们至少令人敬畏。”
欧美对普京的制裁,只造成了卢布贬值和通膨的结果,由于普京不肯低头,俄国的确令人敬畏。
还能改变什么呢?
德国的本意是争夺俄国市埸,如今反而将普京推向了中国,为了伙同美国制裁俄国,欧盟还向美国让利,开放了美国能源进口。
尽管美产液化天然气比俄国便宜,但是运费和装卸时间的浪费,实际上并不合算。加上进出口结算的互利不如普京,欧盟重陷金融危机。
一向直言不讳的青壮派金融专家保罗·克鲁格曼20141203在《纽约时报》撰文说:“德国是欧洲经济停滞的罪魁”。 换句话说,即使欧洲真的存在某种竞争力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德国以邻为壑的政策。这些政策实际上将通货紧缩输出到了邻国。至少,因为德国的原因,欧元几乎断绝了与俄国的交易。这才真正威胁到了德国的通膨过低造成的紧缩的经济衰退危机。
欧元区的失业率停留在了几乎两倍于美国的水平,通胀水平远低于官方目标,完全陷入通缩的危险近在眼前。
投资者也注意到了:欧洲国家的利率大幅下降,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仅为0.7%。这种水平的收益率数字,类似于日本通货紧缩的情形,市场也的确传达出了欧洲将会经历“失去的十年”的信号。
可以通过俄国市埸能缓解欧元区的失业率,因乌克兰战争使希望化为泡影,反而促进了中俄联盟。这可能是美国失算的最大误笔。
在中俄市埸上,美国比德国更为重要。德俄之争,美中渔利,德国成了替死鬼。
相对钓鱼危机,由于中日处理适度,日本安倍晋三经济学启动及时,日元贬值适度,日本并未受损,美国也未渔利。这与中国习近平威而不发,砸钱救市有重要关系。
从德日两国充当美国打手的史实分析,用经济制裁的方法已经失效。重主义似乎更为强大。只要政左经右,不按美国秩序出牌,一样可以纵横天下。
不过证明,经济只是经济。不能经济学政治化。一旦政治化经济,战争就爆发了。宋鲁郑的台湾言论,纯属混球逻辑。用政治化经济去解释中国模式,属于精神毛病。正如普京所说,“尽管我们不再富裕,但我们至少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