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中心城市群的人口市民化——关注我州城镇化健康发展情况系列报道之一


      前言: 近年来,我州积极把握住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获得了全国、全省的认可,并于今年3月21日荣获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全国试点之殊荣。为切实把握好这一重大机遇,我州积极发挥既有优势,探索创新工作机制,配套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并已在人口市民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进行了积极实践。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全州相关工作有序开展营造良好氛围,本报特策划了关注我州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古语中,城市为“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如今,按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解释,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城市群的形成,离不开一个个成熟型城市的聚集发展,我州提出打造滇南中心城市群,是推动我州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一大战略决策。打造城市群落,首当其冲的是解决人的问题,为此,我州着力在户籍改革、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中心城市群的人口聚集。 

  户籍改革释活力 

  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而影响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是户籍制度。近年来,我州积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我州在学习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基层调研、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风险、成本、政策、措施进行反复研究、论证、修改,提出了“鼓励进城、自由下乡”的基本思路,科学审慎制定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构建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制度框架和政策支撑体系,为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奠定了基础。 

  在城乡居民自由迁移方面,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从制度上、政策上鼓励农民进城,充分保障进城人员的合法权益,让进城人员自由迁入户口,促进各类人口向城镇聚集。我州将按照“五有三同一自由”(有户口、有就业、有住房、有学上、有保障,同城同身份、同城同待遇、同城同权利,进城人员户口迁入自由)的要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实现滇南中心城市群城镇人口突破200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5%。 

  另外,为鼓励自由迁移,我州还保留了农村转户入城居民原享有的权利和待遇,即农村居民转户入城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所有权、林权、集体资产产权长期不变,享受连续的计划生育政策。由于各种政策的有力推行,我州部分县市实现了人口的快速聚集,也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开远为例,据统计,2012年开远市32.43万总人口中有3.5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比2011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69.6%。 

  改善民生添动力 

  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最根本的是要确保转户入城居民住得下、能发展、可持续,而持续地改善民生政策,让进城农民享受到各种政策的惠顾是我州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添加动力的重要举措。 

  据悉,我州将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培植产业、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着力破解转户入城居民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难题,确保转户入城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相关政策。 

  涉及群众基本生活的涉及方方面面,而最重要的当属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为此,我州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完善了各项民生政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即实现常住人口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实现常住人口医疗保障均等化和全覆盖、实现常住人口就业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均等化和全覆盖;不断健全城镇常住人口权益保障机制,即健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以开远为例,近年来,该市财政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和社会建设资金44.6亿元和33.2亿元,开发就业岗位3.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万人,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亿元,11.3万城乡居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建成保障性住房7806套398851平方米、青年公寓和农民工公寓96套5572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住房问题,也加快了全州城镇化健康发展步伐。 

  公共服务强实力 

  在全州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工作中,我州将从红河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切实解决好八个方面的问题,即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权”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人”的问题;推动产业转型,解决“业”的问题;完善综合交通,解决“通”的问题;改善人居环境,解决“房”的问题;创新土地利用机制,解决“地”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钱”的问题;扩大对外开放,解决“活”的问题,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新路子。 

  八个方面的问题将梯次推进,分步实施,切实为全州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除户籍改革外,全州正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道路等关乎人口聚集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指数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同时,我州将着力构建与城镇人口聚集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镇就业、医疗、教育、社保、文化等资源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城乡居民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 

  我州提出按照“五城一体、特色各异、统筹兼顾、相向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市、弥勒市、建水县5县市同城化发展,加快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进程,打造“滇南中心·国家门户”,而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不仅能提升市民对城镇化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提升我州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综合实力,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