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而且对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技术和资本依赖程度高,经济和金融体系相对比较脆弱,应付金融危机的手段和资源有限.因而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经济的不景气也会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国内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悬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失业率上升造成社会局势动荡,犯罪率上升,毒品泛滥.而且宗教问题,民族矛盾相互交织,极大的消耗了国力,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
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为恶劣的国际贸易环境,出口利润微薄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较高的工业品,使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入超地位,外汇储备的规模难以抵御外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内需不振,依赖国外市场的局面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石油价格的暴涨暴跌,铁矿石的市场需求的减少给长期依赖出口初级矿产品的国家的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发达国家为转嫁危机,加快经济复苏,操纵国际市场,刻意压低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面临困难和压力.经济增长大幅减速、股市下跌、货币贬值、债务负担加重等诸多问题和风险正在显现.
这是由于国际不合理的经济秩序造成的,由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的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依托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和管理,开采资源,剥削工人,开拓市场.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和资源破坏的负担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因此,反对经济侵略,维护经济安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愿望.
由此,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使发展中国家面临艰难的选择,加大还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利用这次危机进行艰难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障碍.
在政治领域,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二战以后取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较快,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为取得竞争优势,维护区域利益,国与国的经济政治合作加强.例如,成立的欧佩克组织为维护产油国的利益,进行政治斗争和提高国际地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然面临维护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艰难任务.在国内,经济发展使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广大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获得政治权利而斗争.由此引发的宗教矛盾和民族冲突成为地区新的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