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普52 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介绍:
1948年,币值改“金圆券”之后,留存大量的“国币”面值印花税票。为供应“金圆”面值邮票应急,中华邮政就将印花税票加盖邮政标记暂代邮票使用。印花税票原票有平版及凹版印刷两种。平版承印厂有大东、大业、中央、振明四厂;凹版有大东、大业等不同版别,细微处各有特征可分。“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共有4套43枚,有4种版式,分别为上海现代书局加盖、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加盖、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加盖、汉口复兴印书馆。参考价格是:原票50元加盖2元,无论什么版式都是1.5元;原票30元加盖10元,大业公司平版1.5元;原票20元加盖50元,无论什么版式都是2元;原票50元加盖3元,振明印书馆平版2元、大业公司平版1.5元;原票500元加盖5元,中央上海厂平版3元;原票300元加盖50元,大业公司凹版4元、大东书局凹版1.5元。
上面的是上海现代加盖 发行日期:1949.1(民国38年)起
齿孔度数:12—14.5, 价格大约在10元一套。
上海现代加盖原则上是4全,即50分中央平版,50分大东平版,3元振明版,50元振明版。 近年来发现50分中央平版和50分大东平版加盖,共有两种距离,大字长距11.25mm,小字短距11mm。 1/4mm加盖平均在6个字上,距离几乎可以略去。如果你要细分,可以比较中华民国邮政之中字。长距加盖中字竖线出口部较多,略短则为小字加盖。按你图上分应该是,50分小字中央平版,50分小字大东平版,50分大字中央平版,50分大字大东平版,后两枚均为振明版无误矣。